被舉報院士王正敏否認克隆國外人工耳蝸
1月2日,央視報道稱,中科院院士王正敏領銜研發的國產人工耳蝸是克隆國外樣機而成,并以此獲取巨額經費。王正敏回應表示,確曾對澳大利亞科利爾22型人工耳蝸進行了分析,但并非對其“克隆”,“很多數據通過分析芯片也無法獲得”。
據《南方周末》此前報道,從2012年初,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王正敏教授即開始遭到學生兼前任助手王澄宇的舉報,舉報內容涉及論文數目造假、專著抄襲、臨床試驗造假和院士申報材料造假等等問題,這一風波發展至今又有了新情況。
1月2日,央視報道稱,王正敏領銜研發的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人工耳蝸事實上是仿制國外樣機而成,王正敏團隊和上海力聲特醫學科技有限公司還以各種名義向有關部門申報項目,僅2012年就獲經費4000多萬。
王正敏接受《京華時報》訪問時回應此事稱,自己論文方面從未造假,做人工耳蝸只為讓更多聾人獲得救治,不為賺一分錢。
王正敏否認克隆
據前述《京華時報》報道,1982年,澳大利亞科利爾22型人工耳蝸通過FDA認可,成為世界首先使用的多通道耳蝸裝置。王正敏作為中國最早做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的醫生之一,他最先提出了研發中國的人工耳蝸。王正敏找到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的范寶華,讓他想辦法得到了澳大利亞科利爾公司的人工耳蝸樣機。作為王正敏研發團隊的主要研發人員之一、上海聽覺醫學研究所的高級工程師沈義虎具體負責破解國外人工耳蝸樣機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