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么要停下來,看看這個世界
旅行就是這樣一束光,就是給你的生活按一個暫停。你慢下來,停下來,才能看到景點之后的人,才能審視自己的內心。你想要怎樣的旅行,就會有怎樣的人生。
這是一個旅行的年代,大家都在出發。也許是因為一張照片,一個故事,一部電影,或者一個人。
而耐人尋味的是,也許你因為塞納河來到巴黎,因為虎穴寺來到不丹,因為一張泰姬陵日出的照片而熱血沸騰地來到印度,回來后談起這些地方,印象最深的卻往往和那些景點毫無關聯。
往往是你停下匆匆的腳步,和自己乃至當地人產生聯系的時候,最難忘。
埃及阿布辛貝,七八個當地人在院子里聚集,主人Fikry彈起了oud琴,大家高聲歌唱,歌聲里是Fikry講述的努比亞故事。阿斯旺大壩和隨之而來的移民,讓在尼羅河兩岸流傳了幾千年的努比亞文明幾乎斷絕。Fikry用了整整8年時間,一磚一瓦把這個地方建起來。今天,那些散落在各地的努比亞音樂家們會經常聚集于此唱歌跳舞,年輕人也逐漸接受了這種熏陶。說起自己的理想,Fikry的眼里放著光。
挪威北部的芬馬克,河邊有著太陽和雪花主題的斜斜房子。二戰結束時,兩個逃離歐洲大陸的人在這里相愛。Frank來自丹麥,Regine來自德國。當地的拉普蘭人莫名地認為他們會做銀飾,于是他們就莫名地開始了打造銀飾的生意。他們覺得河對岸的高地風景最美,但沒有路,只能在冬天河水結冰的時候把材料弄過河,搬上坡,搭起房子,后來每10年,就擴建一次。如今的銀飾鋪已經成了本地的旅游地標。談起當年的私奔50年的艱辛和快樂,他們的眼里,放著光。
印度烏代布爾,晚飯后走進一家賣羊絨圍巾的小店,老板來自克什米爾。Latif和我聊了很多,關于家鄉,關于價值觀。他說他堅信幫助他人的人一定會得到神的幫助。他說他不像其他在烏代布爾的商人那樣賣假羊絨,金錢和工作都不是最重要的,人們彼此的愛和關懷才是。他一個人在外很想家。談起克什米爾、羊絨以及織布,他的眼里,也放著光。
你在世界各地旅行,到處都可以發現這樣眼里放著光的人。
而當你以旅行者的心態去看看周圍,你一樣也可以發現很多這樣的人。
2012年,窮游推出了一本名為《我就是想停下來看看這個世界》的書,作者小欣現在是窮游的員工。她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財經大學的畢業生,不一定非要面目模糊地選擇一條已經鋪好的通往四大或投行的金光大道,她也可以停下來去思索自己到底想要什么,選擇自己所熱愛的事業。
一對80后小夫妻辭職去旅行,然后回歸到日常生活,他們也告訴我們:生活不一定非要像長輩規定的樣子,你也可以溫柔地推翻這個世界,把它變成我們的。還有,花甲背包客告訴我們:一對退休的老夫婦,不一定非要在家照顧孫子,也可以去環球旅行去重新找到愛情。
旅行,可以讓你遇到很多有趣的人,見識到了生命的種種可能性。你會發現:幸福,不是去獲得和別人一樣的生活,而是去追尋自己的內心。你不一定非要成為墻上的另一塊磚,你也可以選擇屬于自己的路。
也許,旅行就是這樣一束光,就是給你的生活按一個暫停。在旅途中,你慢下來,停下來,才能看到景點之后的人,才能在一個不同的文化環境下去審視自己的內心。
現在,窗外是北中國的寒風。冬天,大地和生命到了休養的時分,這也是值得停下來想一想的時候。旅行呢?是什么讓你在路上?
晨曦中,湖畔,一塊刻有景區名字的石碑。一簇簇黃帽兒或紅帽兒在碑邊留影,笑容燦爛。
多少年以后,他或她拿出相冊:“看,這個石碑,花港觀魚,那個牌子,銀錠觀山,這個是巴黎圣母院,那個是自由女神像……”很多人的一生也便這樣度過。只不過把那些牌子換成了房子、車子或者其他。你愛這樣的生活么?
別急著回答,想想看。
你想要怎樣的旅行,就會有怎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