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影視角】《千錘百煉》:閃光的永遠是個人的尊嚴
在《千錘百煉》這個充滿沙礫和塵土的真實故事里,我們會發現許多閃閃發光的瞬間——在殘酷的現實面前,那些閃光的永遠是個人的尊嚴。齊教練在教孩子們打拳時,讓他們要“頭低著”、保護好自己;但在命運面前,他們這群人卻永遠昂著頭。
最近,我向一些平時不看文藝片的親朋好友介紹紀錄片《千錘百煉》。電影記錄的是一位中國最早的職業拳擊手,退役之后來到四川會理的山村小學挑選苗子。拳擊成為這些孩子走出群山的唯一希望,他們在訓練和比賽中打得渾身是汗、滿臉是血,有過迷茫與掙扎,但從未有過訴苦和抱怨。齊漠祥教練離開職業拳壇很久,但一直夢想能獲得一個拳王稱號、拿到一條金腰帶。當家鄉會理將舉辦WBC拳王爭霸賽之際,他決定“為了自己,也要再打一場。”……當然,我講得差不多,很多時候聽的人會問:最后他贏了嗎?
——我這才意識到,原來大家是這么在意電影的結局,在意人生某個時刻的輸與贏。
最后,齊漠祥教練輸了。他訓練的兩位得意門生繆云飛和何宗偉一位放棄了拳擊、另一位也輸在了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實習生 玲玲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