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金夢 中國淘金人劫后重返加納
中國曾經援助非洲很多國家,現在又投資很多大型項目,但普通加納人接觸不到這些,相反每天都能接觸到非法采金人。中國小企業在非洲很多,如果鼓勵他們遵守當地法律和信用,等于扶持眾多民間大使,中國成功的機會可能更多。
責任編輯:曹筠武 實習生 藏瑾
中國金礦老板雇用的當地保鏢。在2013年6月加納官方清剿中國礦場之后半年,中國淘金者又開始返回非洲,一部分轉戰喀麥隆等國,一部分重返加納。
中國曾經援助非洲很多國家,現在又投資很多大型項目,但普通加納人接觸不到這些,相反每天都能接觸到非法采金人。中國小企業在非洲很多,如果鼓勵他們遵守當地法律和信用,等于扶持眾多民間大使,中國成功的機會可能更多。
重返非洲
這是一個悶熱潮濕的星期一。加納。一隊身著藍色制服和黑色長靴的國家軍警,向可可林深處的一處隱蔽金礦進軍。
距離金礦1公里時他們下了車,徒步穿過一個被重型機械碾壓過的土坡,拐過一條芭蕉葉覆蓋的小路,眼前豁然開朗起來,一座用木板搭建的工棚,矗立在開闊地中央。軍警們在工棚里發現了大約十幾名中國人。這些人全是來自中國廣西上林的采金人。在這個閉塞的荒郊野外,生產生活設施一應俱全。工棚有發電機,木桌上擺著中國香煙、牙簽和稱重器,角落是木板圍起的洗金池,每天傍晚,中國工人鎖上門,在這里洗金。簡易廚房的冰柜塞著一只宰好的凍雞和中國罐頭。工人的房間是木板隔成的一個個憋悶的空間,床上都罩著蚊帳。一名工人的床下,警察搜出了一支七連發獵槍。
中國人的全部生活來源就在工棚外200米遠的露天工地,過去這里是成片的可可林,現在砍伐殆盡,四五臺大型挖掘機正在作業,地面挖出足球場大的坑,鉤機把砂石傾倒在傳輸帶上,再通過砂泵源源不斷輸送到溜槽,中國人監督三名黑人工人用水槍沖洗,泥漿四濺,周圍沙地變得非常稀軟,人踩上去,腳立刻陷進去。經過8小時不間斷沖洗,傍晚能洗出150克左右的黃金。
一名隨行加納記者拍攝的上述執法視頻顯示:軍警把眾人圍攏在一起,核對身份,填寫表格,四處搜查,指控工人們非法在加納采金。有人把槍塞在采金人手里拍照,中國人沉默不語。然后軍警把他們押上一輛開往首都阿克拉移民局監獄的卡車。有人用火機點燃了工棚和遺留物品。
最近3年以來,加納執法部門屢次突襲過中國人聚集的小金礦。2013年6月該國實施了最大規模的一次清理行動,幾乎徹底瓦解了中國人在加納建立起的采金系統。此前,加納國土資源部部長阿哈吉表示,外國人在加納非法采金破壞了森林和水源,嚴重影響了加納人民的正常生活,希望揪出支持這些非法采金者的幕后黑手,按照法律給予嚴厲制裁。
這場打擊摧毀了這些中國人的事業。執法視頻中清查的是42歲的金礦主蘇震宇的礦場,除了工棚付之一炬,他的從中國運來的設備被哄搶,機械被扣押。
隨大批被驅逐的廣西采金人一起,蘇震宇在2013年6月回國。5個月時間過去了,風聲暫平,他選擇重返加納。蘇外表精明強悍,是最早一批到加納淘金的廣西人。他在加納不斷擴展自己的事業,還娶了一個漂亮的加納妻子。
2013年11月的一個晚上,身著加納民族服裝的蘇震宇,駕著越野車行駛在連接阿克拉的高速路上。過去,每當夕陽西下,中國采金人的皮卡車裝著當天挖的金子,在這條路上往來奔馳,現在盛景不再。一小時后,汽車駛入港口城市特馬一棟有鐵絲網圍墻的院落,這是蘇震宇的HANSOL Mining公司。為了避免引起注意,公司牌子倒著豎在墻角。他關上車燈,四周陷入寂靜。“加納經濟會因為中國人的離去付出代價。”蘇震宇說,“中國人都離開了,這里也就沒有一點希望了。”
“不完全是毛主席的中國了”
據加納當地官員估計,過去7年里,大概有數千名到1萬名中國采金人在加納非法工作。加納是非洲第二大產金國,金礦在15世紀歐洲人到來之前一直是加納最重要的礦產。歐洲人稱之為黃金海岸。過去,是葡萄牙人、西班牙人、瑞典人盯著這里的礦藏,現在輪到了中國人。
黃金大部分來自中部雨林的小溪和河流的沖積層礦床,以及海岸的沙土中。加納人用鐵锨和赤手,在河道旁進行小型采金。這套簡陋的傳統技藝連同淘金者本人,獲得了一個流行廣泛但是不雅的名字:加拉姆西(galamsey)?,F在,“galams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