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去哪兒·成都】問診“霧霾門診” 異地療法:去三亞
成都市第七人民醫院近日掛牌了全國首家“霧霾相關疾病門診”,一周內接診一百多人。霧霾門診究竟有什么特殊藥方?對過敏性鼻炎,一名醫生開的“處方”是:“去三亞?!比欢?,“霧霾相關疾病太復雜了”,霧霾和健康的聯系始終無法探清,問診十天后,“霧霾門診”的牌子被摘掉了。
責任編輯:何海寧 曹海東 朱紅軍 助理編輯 袁端端
診室門邊“霧霾門診”的牌子不見了,代之以“內科三”。
王醫生對過敏性鼻炎很熟悉,開了一份特別的“處方”:“去三亞。”
“什么?”我有些吃驚。
“是啊,三亞空氣好,水好,去了就緩解,這叫異地療法。”
掛錯號了?
“我想掛霧霾門診,謝謝。”
掛號處的男士疑惑地看了我一眼,然后轉頭問身邊的中年女人:“霧霾門診是哪個?”卷發女人呷著茶葉,與他商量了半分鐘。
我此行是要見識傳說中的霧霾門診,也為朋友N尋一張藥方,作為重癥鼻炎患者,每臨霧霾,他便深受其害。
十天前,成都市第七人民醫院(以下簡稱七院)掛牌了全國首家“霧霾相關疾病門診”,專治空氣污染導致的各種疾病,一周內接診一百多人。
此刻正是周一早晨,大醫院“上不了廁所、接不了電話”的最忙時刻。那幾日,鄭州市兒童醫院就突破了建院以來的歷史記錄,一天接診4600個病人。我擔心會不會人多掛不上霧霾門診的號,可在掛號處,排隊的只有三人,四周安靜得不像醫院。
掛完號,我拿著單子依囑走向門診,又很快折回來。
“醫生,不對啊。”手上的掛號單寫著——內科三。
這號肯定是掛錯了。我尋思著。
“就是那個,王醫生就是管霧霾診室的嘛。”掛號的男士試圖安撫我的質疑,再往后的一分鐘里,我一連串的疑問得到的回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