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坐標·破局】小產權房能不能買
近幾年來,北京雖已多次拆除小產權房,但噩運全部降臨在小產權別墅上,并且主要是在建未售或已售未入住的項目。
責任編輯:肖華 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徐庭芳 王謙秋
近幾年來,北京雖已多次拆除小產權房,但噩運全部降臨在小產權別墅上,并且主要是在建未售或已售未入住的項目。
被誤讀的宋莊拆除
2013年12月3日一早,幾輛挖掘機轟隆隆地開進地處北京東郊的通州區宋莊鎮小堡村,開始拆除4幢總建筑面積1萬平米的3層在建小樓。
因為聚攏了一批畫家在這里生活和創作,宋莊又名“畫家村”。它為公眾所知曉,其實源自一場六七年前的“小產權房”風波。農民將買了他們宅基地房的畫家們告上法庭,要求廢止當初的買賣合同。官司打了兩年多,成了“小產權房”的一個標本案件。
發生在宋莊的強制拆除,很自然,再次引發“重拳治理小產權房”的猜想。
“小產權房”并不是法定名稱,而是一個約定俗成的叫法,是相對于國有土地上所建商品房而言,以買賣為目的在集體土地上建設的住宅。名字中的“小”,本質在于不能抵押、不能公開交易,也不能享受正常商品房附帶的公共福利,比如子女的落戶等等。
宋莊拆除,發生在一個敏感的時間點。
2013年11月初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一個重要的改革方向就是“集體土地入市”。詳細的改革舉措出臺尚須時日,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Ashley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