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坐標·迷局】新股改革,何時向審批權力下刀

新股改革無疑是國內資本市場目前阻力最大,也是觸動既得利益者最大的一場變革,是對改革者勇氣和魄力的巨大挑戰。發審制度凝結了太多人的利益,這也是新股改革舉步維艱的重要原因。

責任編輯:肖華 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徐庭芳 王謙秋

新股改革無疑是國內資本市場目前阻力最大,也是觸動既得利益者最大的一場變革,是對改革者勇氣和魄力的巨大挑戰。發審制度凝結了太多人的利益,這也是新股改革舉步維艱的重要原因。

2013年11月30日,證監會制定并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不少市場人士為此歡呼:股票發行將從核準制向注冊制過渡,并認為這吹響了“新股發行市場化改革”的號角。

2013年12月,IPO各項配套措施也陸續發布,新股重啟進入倒計時。IPO開閘也讓市場參與者的命運出現了轉機,本來面臨裁員降薪風波的券商投行精英們,在年末突然身價倍增。急于分享IPO大餐的券商們,對投行保代重新開出高薪,在各大招聘網站的投行保代類職位上,不少券商開出的最高年薪達到80萬,最低有60萬,準保代職位也有30萬-50萬的年薪。

但緊接著,2013年12月20日股市出現暴跌,浙能電力新股(由B股轉A股)上市后跌停,給正在沖刺的IPO重啟蒙上了一層陰影。招商證券一位保薦代表人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如果股市持續下跌,IPO即使重啟也會面臨首日破發的尷尬局面。”

新股改革已成中國股市難解之謎。從1990年代至今,新股發行體制進行過八輪重大改革。然而,圍繞新股的各種問題,依然不能有效解決。一批批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李夏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