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兩毛錢,得到吳官正批示
“人民利益重于泰山,人民之尊貴于泰山”。居上位者倘能像吳官正同志這樣,一點一滴身體力行,則必將催生更多尊民之舉,進而讓民眾少一分怨憤,多一分舒暢。
責任編輯:史哲 陳斌 蔡軍劍
回應“老谷語錄”
讀吳官正同志之文,想起一事。2011年7月21日《南方周末》刊發拙作《吳官正如何接訪》之后,我收到江西宜春退休工人彭予中的來信,摘要如下:“1996年,我從宜春市袁州區糖酒副食品公司下屬商店下崗,無收入。妻子此時也已內退,工資一百多,家中三個孩子:老大在宜春市造紙廠,工資也是一百多。老二老三則還在上學。我請求公司領導照顧我,讓我像其他老工人一樣辦理內退。但長期無人理睬,勞動仲裁不受理,法院不立案,我為此曾輕生過一次。無奈之下,我寫信給當時的省委書記吳官正。一個多月后,市領導親臨我家,送來1500元救濟金,安排我到公司出租店里守更,每月工資四百多,白天我和妻子找活干。后來才知道吳書記收到我的信之后做了批示,方有如此待遇。當時有人猜測我有背景,但其實不然,我那封信還是用平郵(郵資大概是2角錢)寄出的。如今我們兩老也正安享晚年,當想起花了兩毛(郵票)錢能得到省委書記批示,心頭還是暖暖的。”
后來,我把彭老的信和刊有拙文的《南方周末》寄給了吳官正同志。不久,我就接到吳官正同志秘書的電話,轉達了吳老的感謝和問候。很多人都說寄給大領導的信偶爾會有回音,但通常是石沉大海。說實話,我也沒想到吳官正同志會這樣細心、高效地處理群眾來信。“人民利益重于泰山,人民之尊貴于泰山”。居上位者倘能像吳官正同志這樣,一點一滴身體力行,則必將催生更多尊民之舉,進而讓民眾少一分怨憤,多一分舒暢。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