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煩大了】民營銀行退燒
其實,新一輪金改的最核心目標只有兩個: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資本項下的開放——也就是本幣的國際化。而利率市場化則又牽出商業銀行破產法條和存款保險機制,也只有在哼哈護法現出真身時,民營資本介入銀行業才能成立,而且,所涉范圍也已劃定:小微、鄉鎮。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自立山頭辦家銀行有何妙處?套用中國麻將的一句術語,自摸不求人!
這是門生田鴻年告訴家主杜月笙的原話。20年前,由香港嘉禾公司出品的《上?;实壑郯蕴煜隆芬黄?,再現了昔日滬上這奇特一幕。事實上,青幫大亨此時早已擔綱中行、交行的掛名董事,甚至還有個上海銀行公會理事的虛銜。但田氏的兩個理由還是令聞者動了心——你用銅鈿都是大進大出,開一家銀行,一來進出有賬,二來臨時需要軋頭寸,大可在自家銀行里調撥。
并非杜撰,歷史上杜月笙的確創辦過一家中匯銀行,還邀來陳光甫等著名銀行家送上推花(不計利息的本金白用一年),更遑論煙賭等地下產業大佬存款捧場。果然是,閑話一句,一切搞定。
1949年后,如若沒有最高當局批準、央行首肯,此類辦銀行的好事之于任何人實屬癡人做夢。中信、光大原本就是國家意志和國家資本的衍生物,民生銀行或許是唯一的特例。史玉柱家族在民生上浮盈60億,卻是他真金白銀低谷接盤的杰作,絕非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