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委“轉型”一年
過去這一年里,中央和地方政法委,其自身的職能和工作方式也在不斷調整,從不再過問個案到回歸統籌協調社會治理職能,長期以來以神秘形象示人的政法委,也開始向社會展示出開放和溝通的姿態。在中央黨校法學教授卓澤源看來,“法治中國”的提出,將“依法治國”的目標具體化了。
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3年3月27日,安徽歙縣,張輝(右)和張高平站在家門口的土坡上看家人放炮仗。為了慶祝他們叔侄無罪釋放,家人買了兩萬多元的煙花爆竹,堆滿了整整一個房間。2013年3月26日上午,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依法對安徽省歙縣張高平、張輝叔侄強奸再審案公開宣判,撤銷原審判決,宣告張高平、張輝無罪。
“領導們就不要對具體個案做出批示了,讓各個司法機關放手去做就行了。”
過去一年,司法方面很多改革其實都是在“糾偏”。
2014年1月7日到8日,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在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和兩名中央政治局常委劉云山、張高麗出席。
這是近年來第一次以“中央”的名義召開此類會議,過去每年開的是“全國”政法工作會議。名稱變化意味著會議規格的提升——“全國”性會議一般由中央各部委牽頭,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的不多。但以“中央”名義召開的會議,至少會有一位政治局常委出席。
央視《新聞聯播》畫面顯示,1月7日召開的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出席會議的除三名常委外,還有部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以及中央各部門負責人。習近平在會上作了長時間的講話,強調促進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核心價值追求。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教授何家弘認為,過去幾年,司法領域一些問題凸顯,要解決這些問題,真正做到現代法治要求的“治官限權”,需要領導人痛下決心。
“應該說,2013年是中國法治建設重新部署的一年,提出了非常多的司法改革新課題。”在中央黨校法學教授卓澤源看來,“法治中國”的提出,將“依法治國”的目標具體化了。
這一年里,一系列司法改革的推動者——中央和地方政法委,其自身的職能和工作方式也在不斷調整,從不再過問個案到回歸統籌協調社會治理職能,長期以來以神秘形象示人的政法委,也開始向社會展示出開放和溝通的姿態。
自我“削權”理順關系
回到一年前,2013年1月7日,全國政法工作會議召開,這是孟建柱擔任中央政法委書記后召開的第一次全國政法會議。參加會議的記者首先發現了變化:1月5日,中央政法委專門召開新聞通氣會,除介紹會議情況,還請媒體對報道提出建議和意見。通氣會持續3個小時,之前還沒有過。
1月7日會上,孟建柱提出,要“創新黨委政法委的領導方式”。具體措施包括:進一步理順政法委與各政法單位的關系,支持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支持政法各單位依照憲法和法律獨立負責、協調一致地開展工作。在此之前,政法委的定位更加強調對政法工作的“領導和管理&rdqu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李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