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只銜著橄欖葉的兔子”玉兔車月球漫游故事
2013年12月15日4時35分,嫦娥三號玉兔車踏出第一步?!坝裢密嚨娜蝿罩?,是探測月球上氦-3的分布,為人類未來利用月球資源奠定基礎,”探月工程二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賈陽這么詮釋對月球的和平利用,“這是只銜著橄欖葉的兔子?!奔偃缥磥砣祟悓崿F對氦-3的開發,那這一步興許也將記入人類的能源史。
責任編輯:姚憶江 實習生 宋宇航
編者按
中國人為什么要巡月?
聯合國月球公約上說:“月球是全人類的”,但后面還有一句話叫“誰開發誰利用,誰先到誰得益”。
此刻,繞月飛行的美國四個探測器,是最好的印證。它們每約27天進行一次親密接觸。2014年1月22日,已環月5年的美國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RO),將第二次飛臨嫦娥三號著陸區域上空。那一刻,中美航天器的物理距離只有150公里,但從技術差距上來講,留給后來者的距離還不短。
“無論是從系統設計水平,還是平臺能力,玉兔車和2004年著陸火星的美國勇氣號和機遇號火星車更具有可比性,”中國科研人員對南方周末說,“我們瞄準的是美國10年前的水平。”
為了在月球取得滿意的成績,玉兔車在地球經歷了“長途拉練”。
月球虹灣,這片面積相當于4個天津市的亙古平原,在一個又一個隕石撞擊下,度量著歲月,直到等來一個格外溫柔的天外來客。
在這片海拔-2640米、從沒有人類涉足的虹灣,這只中國兔子,在軟著陸成功7小時24分鐘后,邁出了它緩慢而又沒有猶疑的第一步。讓它前行160秒的指令,早已在40分鐘前注入。
2013年12月15日4時35分,比原計劃提前1小時29分鐘,嫦娥三號玉兔車踏出了第一步。“玉兔車的任務之一,是探測月球上氦-3的分布,為人類未來利用月球資源奠定基礎,”探月工程二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賈陽對南方周末這么詮釋對月球的和平利用,“這是只銜著橄欖葉的兔子。”
它所踏上的這片棱角鋒利如玻璃、經受了千百萬年紫外線輻射的月塵顆粒,加熱到700攝氏度以上,便可從中提取到氦-3。這種在地球上只藏有約500千克的能源,經嫦娥工程探明,卻在月球上有約100萬噸的儲量,足夠人類使用上萬年。
假如未來人類實現對氦-3的開發,月球將可能成為“第二個波斯灣”,那這一步興許也將記入人類的能源史。
讓人牽腸掛肚的第一步
無人登月的嫦娥三號的一舉一動,都得靠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軟件室遙控組組長于天一,7小時內他遙控發令了近600條。
2013年12月15日,讓人擔心的是,當玉兔車駛離轉移機構時,探測器可能會擋住它與地球間的通訊鏈路。為了讓它走出可能的通訊屏蔽區,在它走上轉移機構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李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