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何“最”之有? 富國高銀2013南方周末文化原創榜向原創力致敬
2013文化原創榜的24部提名作品,經過南方周末和8個專業評委會40名評委審慎推選,最終8部作品榜上留名。它們也許不是最杰出、最優異的,但文化原創榜也并非挑選“之最”。
責任編輯:朱曉佳 實習生 蔡佳茵
富國高銀2013南方周末文化原創榜被致敬嘉賓(左起):喻紅、秦暉、趙薇、韓少功、趙寶剛、田沁鑫、宋冬野、陳天灼。
2013文化原創榜的24部提名作品,經過南方周末和8個專業評委會40名評委審慎推選,最終8部作品榜上留名。它們也許不是最杰出、最優異的,但文化原創榜也并非挑選“之最”。
“本期南周,馬上就讀。”馬未都用南方周末原創節目《馬上就讀》的形式走到了舞臺上,“我們實際上是原創力非常弱的一個民族,是個模仿的民族;說得好聽一點,我們自古至今都非常樂于學習。我們今天提倡的是動力和藝術,我們希望自己有動力,但缺乏的是意識。”
2014年1月11日,天津,寰亞國際酒店。場外,一場國際馬球賽正在進行,場內,一場文化賽事華麗地落幕。三小時里,富國高銀2013南方周末文化原創榜頒發了八尊致敬杯,向中國原創力致敬。
都是自己人
“第一排陳丹青先生旁邊坐的楊顯惠先生,2000年的時候,《上海文學》開始刊載您的文章,當時我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長大了要干什么呢?干壞事,壞女孩走四方嘛。”李蕾站在富國高銀2013南方周末文化原創榜致敬盛典主持臺上,開始表白。
這一天的天津依舊寒冷,但是在文化原創榜致敬盛典現場,卻異常溫暖,用主持人馬家輝和李蕾的話來說,“這里之所以溫暖,是因為這里是自己人給自己人致敬的地方。”
堅持文化原創的,支持文化原創的,看書看報、進戲院買票的,都是自己人。
文化原創榜是向中國創造致敬,向全體文化創造業者致敬,向“最具原創精神的,有高度人文關切的”年度杰出文化表現致敬。到底什么是最具原創精神的作品,什么是有高度人文關切的作品,這八尊致敬杯頒發的過程,就是揭曉答案的過程。
來自荷蘭的設計師莎朗·杰斯齊艾爾,是南方周末文化原創榜致敬杯的設計者,雖然有語言障礙,但是“文化”和“原創”,是不需要太多解釋就能理解的詞。
“南方周末的文化原創榜,分為八個門類,概括了每一個藝術的細分部門,并且強調創造力、強調美、強調沖擊力。我打破了一個圓形,變成八塊碎片,它們重組起來,又形成一個新的,像火焰一樣的致敬杯——在我心里,火焰是爆發、希望和創造力的象征。”杰斯齊艾爾這樣解釋自己的設計。荷蘭是一個創意大國,GDP的一半來自創意產業。
《中國好聲音》的原創版本是來自荷蘭的著名電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