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改革刻不容緩——2013年電力市場回顧
無論大用戶直購電的強勢推行,還是電價改革的不斷推進,電力改革的推進已經被證明刻不容緩。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正被業界認為是電力體制改革重啟的標志性事件。
和其他能源行業一樣,2013年中國電力市場是伴隨著改革之聲開始的。
2013年能源行業最大的事件莫過重組國家能源局、改革能源管理體制。年初,在國務院機構改革的框架下,國務院將原國家能源局、電監會的職責整合,重新組建新的國家能源局。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能源領域簡政放權成為主題詞——國務院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目錄中能源項目共20余項,電力領域包括下放非主要河流的水電項目審批,下放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審批。
以被譽為新一輪電力改革突破口的大用戶直購電為例,2002年《電力體制改革方案》首次提出開展大用戶直購電試點,2004年確定《電力用戶直接向發電企業購電試點的暫行辦法》,直購電改革并不如預想順利,真正注入鮮活力量的是2013年的能源簡政放權。
2013年3月,國務院下發《取消下放第一批行政審批事項通知》,明確取消電力用戶向發電企業直接交易的行政審批。兩個月后的5月18日,國務院批轉發改委《關于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推進大用戶直購電和售電側電力體制改革試點”。
5月23日,國家能源局隨即發布公告稱,取消或下放一批涉及能源領域的行政審批事項,其中包括取消電力用戶向發電企業直接購電試點的行政審批,強調權力和責任同步下放,監管同步強化。
8月,國家能源局又下發了《當前開展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電力直接交易實行東中西部差別化準入政策。電力直接交易試點,國家有關部門不再進行行政審批,要減少干預,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此舉避免了下放行政審批以后造成的無序。
10月,國家能源局、工信部發布《關于規范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的通知》,明確提出支持各地開展規范的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并要求糾正各種變相的讓利優惠行為,加強監督管理。
按照此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在其“383”改革方案的建議,大用戶直購電被寄予了厚望——引入大用戶直購電,建立實時競爭發電市場,開展“競價上網”,形成以雙邊合同市場為主、實時競爭市場為輔的競爭性電力市場,同時推進電價形成機制改革。
正如上文所說的,大用戶直購電改革只是其中一個突破口。從高層來看,電力改革推進刻不容緩。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就被業界認為是電力體制改革重啟的標志性事件。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國有資本繼續控股經營的自然壟斷行業,進一步破除各種形式的行政壟斷。推進水、石油、天然氣、電力等領域價格改革,放開競爭性環節價格。
2013年電價方面的變化有著多種因素影響,應對霧霾,節能減排,考慮電力企業生存等等,但無論如何,國家主管電價主管部門開始在市場化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這也為未來的電價改革鋪平了道路。
國家發改委在2013年6月初下發通知,決定逐步調整銷售電價分類結構,規范各類銷售電價的適用范圍。通知提出,將現行主要依據行業、用途分類,逐步調整為按用電負荷特性為主分類,把現行8大類銷售電價,逐步歸并為居民生活、農業生產、工商業及其它用電價格3個用電類別,每個類別再按用電負荷特性進行分檔。
相關學者認為,推進簡化銷售電價分類改革,建立結構清晰、比價合理、繁簡適當的銷售電價分類結構體系,有利于促進公平負擔,減少交叉補貼,促進電力用戶公平負擔;在不同分類下按電壓等級分檔定價,有利于更加科學地反映不同電力用戶用電特性和供電成本差異,更大程度發揮價格信號調節市場供求的作用;
2013年7月,國家發改委發布《核電上網電價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部署完善核電上網電價機制,規定2013年1月1日后投產的核電機組,上網電價將由“個別定價”改為“標桿電價”政策,全國統一為0.43元/千瓦時。
核電學者對此頗為贊賞,認為核電標桿電價是電力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發展,核電電價機制改革的重要步驟,目的是促使核電更加有利于產業化發展,更加能融入中國電力市場。
發揮市場在價格形成中基礎性作用,不僅體現在“調整銷售電價分類結構,規范各類銷售電價的適用范圍”以及核電標桿電價方面,
2013年,發改委通過對電價的調整,進一步強化了對節能減排的影響。比如,從2013年1月1日開始,我國將脫硝電價試點范圍由14個省的部分燃煤發電機組,擴大為全國所有燃煤發電機組,脫硝電價標準為每千瓦時0.8分錢。
為利用電煤價格下降騰出的電價空間,發改委提高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脫硝電價標準,新增除塵電價,以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鼓勵燃煤發電企業進行脫硝、除塵改造,改善大氣質量。
從2013年9月25日起,國家將除居民生活和農業生產用電之外的其他用電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由每千瓦時0.8分錢提高到1.5分錢;將燃煤發電企業脫硝電價補償標準由每千瓦時0.8分錢提高到1分錢;對煙塵排放濃度低于30毫克/立方米(重點地區20毫克/立方米)的燃煤發電企業實行每千瓦時0.2分錢的電價補償。9月30日,國家發改委下調火電企業上網電價,除新疆和云南外,其余地區每千瓦時下調0.9分-2.5分。
顯然,政府釋放的信號就是,通過進一步完善環保電價政策和健全環保電價體系,發展清潔化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