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歷】與鯊魚共舞

文|章衣萍 圖|潘迎久 Sandyyou 老戴

8天船潛的經歷,她的藍色夢里,有數百條錘頭鯊列隊通過,上百條海豚繞著潛船舞蹈,十余米長的鯨鯊華麗地路過,小海獅好奇地沖到相機前輕啃鏡頭,更重要的是,體會到人類與動物親密無間的相處模式。我們保留了作者的口吻,讓她親身講述這座神秘島嶼的游歷。

章衣萍 媒體工作者,喜歡到處走走,9年前愛上了潛水后深深中毒,一直毫不吝嗇地把大把銀子扔進大海。(左圖為錘頭鯊)

從中國地區去Galapagos,在地球儀上看,我幾乎是走了一個對角線。48小時馬不停蹄的轉機,30小時的實際飛行時間刷新了我的旅行紀錄,挑戰著我的生理極限,不過,這只是開始。

若干年前,我從一部紀錄片中獲知了地球上還有這樣一處神奇的所在,便在我的“遺愿清單”中加上了這一項。今天,當我終于得償所愿踏上這片土地,與海獅、藍腳鰹鳥、海鬣蜥近距離地玩“四目相對”的游戲時,發現這里比預想的更神奇,自己好像是一腳踏進了紀錄片中。

Galapagos,西班牙文的意思是“龜島”,這緣于1535年,西班牙人第一次來到這里時,發現島上到處都是巨大的海龜,就給這個群島取名為“Galapagos”。這里有著太多的獨一無二:唯一能生存在赤道的企鵝、300種植物、28種鳥類、24種爬行動物,都是世界僅存的物種。1978年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故Galapagos又被人稱作“獨特的活的生物進化博物館和陳列室”。

為了保護生態環境,群島里不允許外來游客入住,遠道而來的我們,落腳點就是船上。這艘我們的水上家園能夠容納16名潛水員,此外是8名工作人員。船上的生活會比較辛苦,偶爾還會暈船,一般白天潛水,晚上趕路,所以發動機的聲音很響,一開始往往會睡不好。最后幾天,在疲憊和習慣的“幫助”下,我們就睡得像豬一樣了。第一天,剛剛踏上Galapagos的土地,稍稍補眠后我便迫不及待地出發了。

達爾文拱門:鋪天蓋地的錘頭鯊

對于大多數潛水員來說,在水下能與這種長著斧頭狀大腦袋、體型龐大卻害羞敏感的生物相遇,是無比難得的經歷。在有些潛點,錘頭鯊偶爾會在50米甚至更深的地方活動,曾經有休閑潛水員(非技術型潛水員,一般最深只到30米)為了看一眼錘頭鯊,瘋狂地潛到40多米。

而Galapagos的主菜就是錘頭鯊,大部分潛點都可以見到。尤其在達爾文拱門附近,從下水第一眼到做五米停留都能看見,可以說是看錘頭鯊看到吐。你可以側視仰視俯視各種角度的看,沒看到近百條列隊通過都不算來過Galapagos的。

最著名、也是最難到達的潛點就是達爾文拱門。在開足馬力、航行了整整20小時之后,我們似乎來到了天涯海角。這是一處位于Galapagos群島以北百余公里的孤零零小島,邊上有一塊巨大的n型巖石拱門,也叫達爾文拱門。這里無人居住,是鰹鳥的家。潛水員想要來這里潛水,只有船潛一種方式,在千辛萬苦到達后,通常會停留兩天(也只能停留兩天),每次都在拱門附近下水,所以審美疲勞在所難免。

這里是錘頭鯊的交友俱樂部,每年的6-9月,大批錘頭鯊隨著洋流而來,在達爾文拱門下的海域尋覓屬于自己的愛情。錘頭鯊交配的方式有些重口味,雄性會用尖利的牙齒咬住雌性的左肩,因此我們在水下見到了不少身上帶著咬痕的錘頭鯊,每次遇見我就在心里暗笑,“小妞你前幾天約會去了吧!”

慢慢潛到二十幾米的位置,錘頭鯊的數量就多了起來,往往一眼可以看到幾條甚至幾十條。剛開始,錘頭鯊會游得的離你非常近,一米甚至半米,你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見它那只位于斧頭腦袋頂端的小眼睛,還有身上的疤痕、咬痕。這家伙體型那么大(3-4米),膽子卻很小,氣泡就能讓它跑路,所以在它靠近的時候,盡量慢慢吐氣,還不能有太大的動作。雖然我們盡量輕手輕腳不發出太大動靜,但每次在珊瑚礁旁停留幾分鐘后,錘頭鯊就離我們越來越遠,甚至不見了。

這不奇怪,錘頭鯊斧頭狀的腦袋頭部有左右兩個突起。每個突起上各有一只眼睛和一個鼻孔,這樣造成它的兩只眼睛相距竟有1米之遠。最近的一項研究證實,眼睛這樣的分布對它觀察周圍情況非常有利。錘頭鯊不僅像人類一樣擁有雙眼視力(兩只眼睛的視野重疊在一起),而且它通過來回搖擺腦袋,可以看到周圍360度范圍內發生的情況。所以我們再小心,也逃不出它的視力范圍。

不過在這片海域,錘頭鯊實在太多了。只要你換個角度觀察,或者不經意地轉個身,又能發現錘頭鯊的影子。尤其是在順著水流慢慢漂的時候,一路都有“大泥鰍”相伴。只和小群的錘頭鯊偶遇太不過癮了,這畢竟是在Galapagos!怎么樣也該浩浩蕩蕩的來一回吧。

終于,在Drawin的第八潛,也就是最后一潛,大片上演了!鋪天蓋地的錘頭鯊,密密麻麻地說來就來了!好像是外星人入侵,又好像是閱兵式,浩浩蕩蕩地在我們眼前走了十多分鐘,此時大概很多人都在腦海里給這畫面配上了星戰里的音樂。

Galapagos:水冷流大的潛水體驗

每年的6到9月,是厄瓜多爾的冬天,氣候涼爽而干燥,此時來自西部的太平洋赤道暖流和來自南部的秘魯寒流在此交匯。選擇這個季節前往,必須做好兩個心理準備,一是水溫低(16度-24度),二是流大浪急。

以水冷流大出名的Galapagos,大概是所有休閑潛水點中,對潛水者水平要求最高的一個,潛船往往會給每人發一個GPS,號稱“只要不被大流沖到日本,就能找到你”。一般要求潛水經驗起碼在100支以上,建議是150支以上的潛水者前往,而且必須要有對抗大流以及船潛的經驗。

第一潛check Dive,17度的水溫立刻給我們來了個下馬威。這里潛導的身材與東南亞的苗條潛導完全不同,個個身材壯碩肚子圓圓,第一潛上來以后,大家都不難理解為什么潛導都那么大塊頭了。成天泡在20度左右的水溫里,身上不長點膘根本扛不住!

為了這次行程,我準備了5MM胸部背部都加厚的潛水服,還是怕不夠,又增加了3MM的頭套帶背心。穿著一身鼓鼓囊囊的行頭,我咕咚一聲翻入水中,冷!冷到立刻神清氣爽!看看潛水表,水溫從19度慢慢降到17度。25分鐘后,我開始抱著胳膊潛水,40分鐘后,我的兩條腿開始輪流抽筋。

上了水,潛船體貼地準備了滾燙的熱巧克力和大量干毛巾。我立刻沖回房間,用燙燙的熱水沖暖已是冰涼的身體,依然覺得有些頭疼。

其實潛店考慮得很周到,Galapagos的普遍水溫是在20度上下,尤其在達爾文拱門和狼島附近,水溫一般會回升到23度左右。有了第一潛的“涼爽”經歷,大家都調整了自己的裝備,這樣后面的行程大家基本上不會再為水溫困擾了。

唯獨這一潛是例外!

在經歷了幾天23度的“溫暖”潛水后,潛導告訴大家這一潛水溫會比較低,帶著“試試看泡在15度的水里到底是什么感覺”的想法,我戴著三個頭套下了水。

剛下水就覺得寒氣逼人,越往下潛,越覺得難以忍受。只覺得寒氣直逼腦門,頭頂心隱隱作痛,大腦都快停止轉動。以往潛水的樂趣蕩然無存,更像是在做極限運動。幸好15度的水溫沒給我帶來任何不良的后果,人的彈性果然很大。不過這種體驗有過一次就足矣,一點點也不好玩!

人與動物,本該如此

當地的魚市場,也有風景可看。小小幾個攤位周邊圍滿了鵜鶘、燕尾鷗及海獅。海獅就好像小狗一樣,把頭搭在桌子上,眼巴巴地盯著桌子上的魚肉,卻不敢造次。只要攤主擺擺手,鵜鶘們就整齊地跟著節奏擺擺頭。攤主一般會把魚皮和下腳料“施舍”給這些來“蹭飯”的小朋友。海獅為了博得攤主歡心,時而用頭去蹭蹭攤主,做友好狀。

連我們的潛船也經常有來“蹭飯”的朋友。每到飯點,廚房的窗下總是生機盎然,水中一群鯊魚靜靜潛伏著,水面一群鰹鳥來回盤旋。它們在等什么?答案是大廚會把一些食物的下腳料直接扔進大海。每片拋往水中的食物,都能引發水面的一場混亂,幾條鯊魚躍出水面,一群鳥兒撲向食物。最可愛的是,幾條鵜鶘還會張開大嘴,直接等在窗下。這里的生物很幸福,從來沒有受到過來自人類的傷害,這里的人類也很幸福,每個生物都把你當朋友。

Galapagos原為無人荒島,1535年,巴拿馬主教貝蘭加在去秘魯的途中發現了它,16世紀有許多西班牙航海家在島上逗留,17世紀末,一些海盜以這些島作為隱匿之所。1832年厄瓜多爾正式占領群島,開始殖民統治,現在島上的居民也只有兩萬人。

根據先來后到的原則,這里真正的居民是這些神奇的生物,人類只是這個小島的客人。走在小島上,處處能感受到居民對這些生物的愛意。墻上畫的、門口塑的,屋子里的裝飾品,大多都是這些生物的造型。小店里賣的工藝品、明信片、T恤衫也不例外。這里的生物大多不用擔心被人傷害,更不用擔心被人吃掉,比生活在任何有人類的地方都幸運。

為了保持島上的生態,厄瓜多爾政府花了不少力氣。在機場,所有上島的行李都需要被開箱細細檢查,不得帶任何生物和植物上島,同時還需要購買100美元的上島門票。島上貓和狗的數量都是被嚴格控制且登記在冊的,我曾經看到一份統計,上面詳細地記錄著每個島上外來物種的數量。

雖然人類已經很努力,但Galapagos的生態依然在慢慢地變差,想到此難免心情沉重。就在這里許下個小小心愿吧,記得愛思考的胖頭魚和我說:“當幾百條錘頭鯊在我面前游過時,我真希望幾十年后,我的孫子還能看見這樣的奇景。”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