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就該這么吃!
健康飲食往往意味著需要花費良多,如果不是真心關注自己飲食健康的人,恐怕并不會舍得。即便是簡單的一日三餐,要想吃得健康,也并不是簡單的事情。
健康飲食往往意味著需要花費良多,如果不是真心關注自己飲食健康的人,恐怕并不會舍得。即便是簡單的一日三餐,要想吃得健康,也并不是簡單的事情。
人生在世,忙碌一生,最大的追求是什么?回答其實并沒多少變化,無非兩者:健康和快樂。人們總喜歡說“健康無價”,可真正為了健康的付出又有多少?
健康其實是有價的,雖不能精確到幾毛幾分,但大致還是有數的,只是因人而異而已。一個人在健康上的投入、這份投入占你所得比例的多少,都可以作為衡量健康價值的參考。健康是一個只有當它需要你投入時才會根據你的投入產生價值的東西。不需要你投入時就沒有價值,需要你投入多少是它的價值,你愿意投入多少是它對你而言的重要性。
人們總是在失去后才發現擁有是多么可貴,健康就是如此。平時不揉入一分一毫,真到了求醫問藥的時候,花費還是其次,身體所受苦痛又有誰來買單?所以,當還沒后悔的時候,為了健康多付出一點兒,并沒有錯。健康就是財富,這話絕對是真理。
富人更關注健康?
英國統計局本月發布了一份針對倫敦人的健康壽命的統計結果。結果顯示,倫敦西南“富裕區”的列士文區(Richmond)的女人可以擁有72年的健康壽命;但東倫敦“貧困區”的塔村區(Tower Hamlets)的女人健康壽命只有54年。
這一組數據表明了一個簡單的事實,無論是女性還是男性,生活在富人區的人們的健康程度以及壽命長度均遠高于生活在貧民窟的人們。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健康與壽命,與其是“富人”還是“窮人”直接相關。
不是有錢人必然比窮人健康長壽,現實中勉強糊口之人比腰纏萬貫者活得更長的例子絕不罕有。然而從整個階層來看,雖然“財富等于健康”之說顯得極端而夸張,但平心而論,“財富和健康之間的關聯關系非常清晰”是確實的。撇開上述的調查研究不論,單從日常生活而言,可以觀察到,生活優裕的人們似乎更專注健康,也更愿意為了健康而付出。
飲食健康的重要性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所謂食補,就是食補能起到藥物所無法起到的作用。在我國,利用調整飲食作為一種養生健身手段我們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前處于奴隸社會時期就已經認識到了飲食養生的重要性。在宮廷里已配有專門從事皇家飲食的“食醫”,即專門進行飲食調養的醫生。
飲食是人類維持生命的基本條件,而要使人活得健康愉快、充滿活力和智慧,則不僅僅滿足于吃飽肚子,還必須考慮飲食的合理調配,保證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的攝入平衡且充足,并且能被人體充分吸收利用。
營養平衡,首先必須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可忍饑挨餓,也不宜暴飲暴食,不可偏嗜某種食物,也不可偏廢某種食物。還要注意飲食的衛生,并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禁忌某些食物,這樣才有利于防止疾病的發生,達到飲食養生長壽的目的。
飲食養生是通過吃來進行的。應用日常食品,根據不同的經濟條件、不同的生理病理需要進行調理養生,不但能充饑,更能補充營養,有益健康,祛病延年,是一種樂于被人們接受的重要養生手段。
健康需要多少付出?
如果你有錢,或者錢雖不多但愿意投入到飲食保健方面來,應該買什么吃呢?可以肯定的是,首選的購買對象并不是燕窩、鮑魚、海參、昂貴保健品之類的東西,他們的價值到底多大無從考證,而更能改善健康環境的,其實是那些普通的日常飲食。
如何升級改造你的日常飲食呢?其實很簡單,下面是對普通飲食品種的全面升級,你可以舉一反三或從中選擇。
1.大米。買價格在10元/斤左右特殊品種的大米,不但口感更好,營養也更佳。市面上有很多高檔大米專營店,你可以光顧。
2.蔬菜。買有機蔬菜,價格是普通蔬菜的數倍,但沒有農藥殘留,更安全,口感和營養也更好。一般大一些的超市會有“有機蔬菜”或“無公害蔬菜”專柜。當然,如果你懷疑這些有機蔬菜的真實性,那么建議你直接去農村找令人放心的農戶去購買?,F在,有不少專門種植有機蔬菜的農場,他們還提供會員配送服務,非常方便。
3.水果。與蔬菜相仿,購買通過有機食品認證的水果。
4.豬肉、雞肉和雞蛋。為了避免可能存在抗生素、激素、農藥、瘦肉精等有害物質,你可以直接到農村專門從事有機種植和養殖的農場去購買。它們的價格是普通肉類和蛋類的3~5倍。實踐表明,同樣的豬崽,用普通農家糧喂養與用精飼料圈養相比,生長速度慢一半,肉的品相也肥多瘦少,但口感更佳,營養與安全性要好得多。雞的情況也類似,放養且不使用精飼料的雞生長慢、產蛋少,所需人力多。因此不難理解,這樣的豬肉、雞肉和蛋類一定要貴很多。很多此類農場也提供配送服務,可以送貨上門。
5.海鮮。建議購買遠洋捕撈的深海海鮮,如金槍魚、三文魚、北極蝦等,它們受污染較少?,F在有不少此類海鮮的專營店,提供幾乎來自全世界的優質海產品。
6.大豆。建議購買黑龍江產非轉基因大豆。雖然專營黑龍江大豆的店面很少見,但在農貿市場里,你仍可以從價格和品相上找到黑龍江大豆。
7.牛奶。這個有點難。你可以考察一下當地的乳制品企業,特別是他們的奶牛場。如果該企業有自己管理的奶牛場,且很少外購奶源,產量也不是很大,還提供巴氏牛奶產品,那就買它好了。有的企業還提供送貨上門服務,就更方便了。當然價格也比普通消毒牛奶貴一些。
8.食用油。建議購買小包裝的橄欖油、油茶籽油、芝麻油、亞麻籽油、核桃油、杏仁油等高品質、高營養的植物油,并混合食用。如果是通過有機食品認證的植物油產品就更好了?,F在,這些植物油產品在大超市、專賣店出售,比較普及。
9.特色食品。購買陜西或山西產的大棗、新疆產的葡萄干、美國進口大杏仁……市面上有不少此類食品的專營店,提供全國各地的甚至是世界各地的特色食品,價格也較高,你可以光顧。
如果你從上述十個方面改造升級自家的日常飲食,不但可以獲得更好的營養,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食品安全隱患,并能享受優質食材的美味。對健康也是大有裨益的,其益處要遠遠超過你買的海參鮑魚燕窩雪蛤或者什么昂貴的保健品。
總而言之,不要迷信什么神奇的食物、滋補品或保健品,還是從日常飲食入手升級改造,找好的、安全的食物來享用。為此花錢才是最明智的。
TIPS:
1、健康的五大真理:
A, 金錢 ≠ 財富(幸福 ) 人的生命也是財富
B, 沒病 ≠ 健康 真正健康的占5%
C, 吃好 ≠ 營養 ≠ 均衡 平衡(五大系統的平衡)才是健康
D, 食療 〉 藥療 很多食物有治療作用 是藥三分毒
E, 預防 〉 治療 要像重視放火一樣去防病
2、日常飲食容易忽視的五大誤區:
誤區1:永遠別加糖
真相:即便不加糖,熱量也不會就此降低多少!
健康專家的建議是:只要攝取的糖分的熱量不超過總熱量的10%即可,如果你每天攝取2000大卡熱量,有200大卡來自糖分即算比較理想。簡單來說,加點糖反而讓你吃得更均衡。
誤區2:加鹽意味著食物中鈉含量增加
真相:鈉不是萬惡之源。
健康專家的建議是:在沸水中加鹽,會讓蔬菜變得更加營養。這就意味著你的花菜、四季豆和蘆筍都更加營養。而且加鹽能夠加快烹飪過程,讓你的蔬菜不會因為烹調過度而營養流失。
誤區3:油炸食物脂肪永遠過量
真相:過度油炸可以是健康食物,這不是笑話。
健康專家的建議是:對大部分食物來說,375華氏度最為理想,油溫太低更容易吸收脂肪。在熱滾滾的油里,食物中的水分慢慢煮沸并被擠出來,慢慢流入油中。等到水分炸干,就會自然形成一層保護,讓食物吸收最少量的油。在吃之前,將剛撈起鍋的食物用紙巾吸掉表面的油,就會又健康一點點了。
誤區4:纖維吃得越多越好:
真相:并不是所有的纖維都有益身體健康。
健康專家的建議是:人工纖維和天然纖維的作用是否一致,很多營養學家都對此抱懷疑態度。大多數人每天所攝入的健康纖維才達到人體所需的一半,加工食物中的纖維并不能算數。因為,大部分加工食品都缺乏維生素、礦物質和各種營養元素。因此,攝入高纖維的全天然食物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