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叫陣央企,各地爭先取經中石油欠了多少水土補償賬
2012年中石油的國內原油產量1.1億噸,天然氣產量798.6億立方米,如果參考陜西標準繳納水土流失補償費,其一年就要支出39.4億元。陜西正成為全國水保系統的“延安”,其與央企在水土流失補償費領域的“斗爭”經驗吸引了廣東、云南、青海、寧夏等十多個省份前來取經。
責任編輯:曹海東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彭揚剛
如果各地都參考陜西模式制定標準,那么中石油將被巨額水土流失補償費纏住前進的腳步。
2012年中石油的國內原油產量1.1億噸,天然氣產量798.6億立方米,如果參考陜西標準繳納水土流失補償費,其一年就要支出39.4億元。
陜西正成為全國水保系統的“延安”,其與央企在水土流失補償費領域的“斗爭”經驗吸引了廣東、云南、青海、寧夏等十多個省份前來取經。
被各方寄予厚望的《全國水土保持補償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自2011年就開始草擬,懷胎三載,仍未落地,其背后則是水利部、財政部和發改委之間的利益博弈。
討要15.4億環保費
因為防范偷油,和采油廠周邊的老鄉沒少干仗的蔡成萬沒想到,自己昆侖銀行的工資卡被封,也是“老鄉”們干的。
蔡成,長慶油田采油五廠的一名采油工。在陜西定邊縣馮地坑鄉,他一個人,一只狗,守著一個井場,供養著西安的一套兩室一廳公寓。2012年,蔡成服務的長慶油田已經超過大慶油田,成為中國最大的油氣田。
平淡無奇的生活在2013年10月15日這天之后被打破——銀行催款短信紛至沓來:月供未按時繳納。電話查詢才知上月工資未到賬。這在過去不可想象。
真實原因是,榆林中院凍結了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的23個賬號,七萬余職工工資無法發放。
據媒體報道,賬戶凍結發生在2013年10月9日,第二天榆林中院即向長慶油田送達《執行裁定書》,共涉及23個賬戶,隨后有3個賬戶解凍,同時新增加一個賬戶,目前共有21個賬戶被榆林中院凍結,凍結資金逾億元。
同樣一幕也發生在兩年前。2011年8月12日上午,由榆林市副市長帶隊,包括陜西省高院執行廳、榆林市政府、榆林中院一行人馬,前往工商銀行陜西省分行,強制劃走長慶油田賬戶上的1.29億元。
橋段一致,原因也無二——長慶油田欠繳榆林市水土流失補償費,但物是人非。自2013年8月,中石油的系列貪腐案在長慶油田引爆,原總經理冉新權去職被捕,長慶油田震蕩不斷。
與陜西省多年“掰手腕”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Ash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