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億治水,浙江忙籌錢臺州:強捐是一場“誤會”
浙江臺州一場強制性捐款風波,將浙江治水大會戰背后的窘迫推至臺前:治水缺錢,缺錢靠捐款。這種中國式的治水方式將面臨諸多爭議?!罢憬嗡辉谟阱X,不是看口號喊得好不好聽,最后成效如何,還是要看具體如何做,要看領導是不是真的重視?!?/blockquote>責任編輯:何海寧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彭揚剛
一個個捐款箱,能否截污?
“正廳級8000元、副廳級7000元……”浙江臺州一場強制性捐款風波,將浙江治水大會戰背后的窘迫推至臺前:治水缺錢,缺錢靠捐款。這種中國式的治水方式將面臨諸多爭議。
“浙江治水不在于錢,不是看口號喊得好不好聽,最后成效如何,還是要看具體如何做,要看領導是不是真的重視。”
是強捐,還是誤會?
2014年1月10日,36歲的浙江臺州市副科級干部張立志(化名)接到了一個特殊的通知,要求“助力五水共治”。
“助力”的形式,是認捐規定金額的款項。“捐款原則上參考以下標準:正廳級8000元、副廳級7000元、正處級5000元、副處級4000元、正科級3000元、副科級2000元、科員1000元。”落款為“中共臺州市委辦公室、臺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的《關于在市級單位開展“助力五水共治”捐款活動的通知》如是表示。它還特別要求:“請各單位于2014年1月13日上午下班前完成認捐工作。”
和張立志相比,身在某金融機構的顏曉(化名)收到的通知則更為簡單,“單位直接就替我定了認捐金額,說要從工資卡里扣”。
“工資不加、加班免費、福利砍完,現在還要搞這么多的捐款攤派?”公務員們的社交群里頓時炸開了鍋,有人甚至找出了清代乾隆皇帝阻止錢塘江海塘工程時的話:“捐納一事原為一時權宜,無益于吏治,并無益于國帑。”
紅頭文件強捐的照片,很快從QQ群和微信朋友圈傳到了微博,引發了輿論質疑,“這些錢捐到哪里、怎么用,都沒交代,怎么能強制募捐?”
這已迅速演變成為一場全國媒體關注的風波。
2014年1月21日,臺州市水環境整治辦在接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Ashley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