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退休外交官深陷集資泥潭
十年來,外交部數百位離退休干部陸續卷入一起新綠源公司導演的非法集資案中。以回扣和高額利息為誘惑,在老干部顧問團的協助下,新綠源從外交部人員中吸納了1.5億元巨資。隨著新綠源法定代表人張倬銘的被抓,這個危險的游戲宣告結束。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王謙秋
十年間,數百位外交部退休官員陸續走進了新綠源的集資陷阱。
十年來,外交部數百位離退休干部陸續卷入一起新綠源公司導演的非法集資案中。以回扣和高額利息為誘惑,在老干部顧問團的協助下,新綠源從外交部人員中吸納了1.5億元巨資。隨著新綠源法定代表人張倬銘的被抓,這個危險的游戲宣告結束。
去過十幾個國家的前外交部官員劉志容怎么也沒有想到,自己會因為一時的糊涂和貪念,在退休后卷入一場血本無歸的非法集資騙局中。
2007年,劉志容先后向一家名為新綠源的公司投入55萬元,月息最高達6%。該公司號稱在國內外擁有6座礦山、上千畝林地,還計劃在納斯達克和香港上市。然而進入2008年后,劉志容再也沒有收到合同約定的利息,更遑論退還本金。
新綠源配備了一個由多位中國前駐外大使領銜的豪華顧問團。在共處多年的同事推介下,劉志容并沒有實地考察所謂的礦山和林地,就篤定地把錢投了出去,“總覺得有那些金光閃閃的名字擔保,身邊很多退休老同志也都在投,應該沒什么問題”。
2013年10月,投資者吳文茹參加了中紀委督察組(中央群眾路線教育督導組)專門針對這起集資事件召開的一個會議,至此才得知,這是一起令外交部數百位離退休干部受騙上當的非法集資案件,投資人中不乏司級以上的外交官。
2012年,新綠源的法定代表人張倬銘被抓捕歸案并被提起公訴。相關卷宗顯示,該案涉及1700多位投資人,涉案金額2.6億元,遍及北京、天津、山東聊城、河北石家莊等地,其中外交部的涉案金額就有1.5億元。
2013年3月,看守所中的張倬銘給“尊敬的諸位大使及投資人”寫了一封信,希望大家能聯名為他求情,承諾取保候審后以三年為限還清所有欠款。截至今日,該案尚未一審。
六座礦山的故事
“那么多身為公司顧問的大使去看過,應該錯不了。”
劉志容是在三個同事相繼推薦后,才開始對新綠源動心的。2007年初,劉氏夫婦前往新綠源當時的辦公室了解投資詳情。辦公室設在毗鄰北京東長安街的王府世紀,“占了整整一層,很氣派”。
在厚厚的五六本投資人名冊上,劉志容看到了很多認識的同事名字,甚至包括一些久聞大名的大使,于是當場拍板先投5萬元。2007年4月又追加到35萬元,并簽署了一份一年期的“合作開采建設礦業基地合同”。
名為“合作采礦”,但在劉志容向南方周末記者展示的合同原件上,從頭至尾都沒有提到要開采的是什么礦、位于何地。接待劉氏夫婦的王荊梧聲稱公司實力雄厚,在國內外擁有六座礦山——緬甸1個,四川1個,蒙古2個,云南1個,重點介紹了緬甸氧化鋅礦場,還拿出了四川涼山州金陽鉛鋅礦采礦權證,有效期至2010年。
王荊梧生于1942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