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書架】傳神才是史家的追求所在
太史公《史記》、陽明《傳習錄》和英國歷史學家愛德華·霍列特·卡爾的《歷史是什么》,這三本書對我的影響是持續不斷的、終身的,不會因個人境遇和研究興趣的改變而改變。
責任編輯:劉小磊
程念祺,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著有《國家力量與中國經濟的歷史變遷》等。
太史公《史記》、陽明《傳習錄》和英國歷史學家愛德華·霍列特·卡爾的《歷史是什么》,這三本書對我的影響是持續不斷的、終身的,不會因個人境遇和研究興趣的改變而改變。
《史記》是從來不乏讀者的。太史公的許多傳神之筆,讀之往往使我對《史記》中的人物,生出無以釋懷的同情。如程嬰隱匿趙氏孤兒的故事,又如蘇秦被刺,臨死前授計齊湣王,宣布他禍亂齊國,將他死后五馬分尸,以誘捕刺客的故事,總使我于恍惚間忽如其境,對這些歷史人物竟生出同呼吸共命運般的關切。寫史如同畫畫,形似(真實性)固然重要,傳神才是史家的追求所在。這個道理,正是我在讀《史記》的過程中逐漸意識到的。
上述關于趙氏孤兒和蘇秦的故事,太史公都得自傳聞。傳聞入史,至今使一些非常崇尚歷史真實性的人瞧不起太史公。殊不知在太史公心目中,那些傳聞正反映著那一時代的普遍情感和看法。趙氏孤兒的傳聞,與古代社會貴族與其臣、仆之間的道義責任,臣、仆對于主人舍生忘死的忠誠,以及社會對于貴族血脈傳承的看重有關。而有關蘇秦的傳聞,也恰恰反映了戰國策士身上的那種老謀深算,充滿血性的快意恩仇,以及凡事不擇手段而無所不用其極的風格。
《史記》得自傳聞的不少。許多看似荒誕不經的傳聞,更反映著時代變遷的大關節。譬如關于漢高祖是為“龍種”的傳聞,出現在那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新時代,反映的正是漢朝統治的合法性需要將舊血統改變為新天命。太史公的這一記錄,正包含著“通古今之變”的一個大題目!古人惜墨如金,文字記錄過簡,隱沒了許多的歷史真消息。而口傳沒有字數方面的限制,自有許多傳神的東西保留其中。這是太史公重視傳聞的重要原因。
讀《史記》,隨著年齡、閱歷的增長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Ash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