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景】啟蒙課

“槍斃人嘍!槍斃人嘍!”這聲音傳遍大街小巷,縈繞在我的童年記憶里。每次槍斃人,學校都放半天假,老師組織我們集體去觀看,回來還要寫作文。在我們小孩子心里,那真是無限快樂的時刻。

責任編輯:朱又可

1960年出生的余華,在一篇文章里回憶說,他最初認字是從街道上的標語開始的。而我認字則是始于法院的判決布告。那是在1983年,著名的“嚴打”時期。大街上不時貼出大幅布告,被判處死刑的人的名字上面打著耀眼的紅叉,有時一張布告上面密密麻麻全是紅叉。紅叉前面,往往冠以“反革命××犯”字樣。八歲的我撫摸著那些墨跡未干的紅叉,半認半猜后面簡短的犯罪描述,心中升騰起恐怖與快感交織而成的興奮。

那年月,最吸引人的莫過于看犯人游街、押赴刑場、執行槍決。每當這時,萬人空巷,如同盛大的節日,熱鬧的場面只有元宵燈會可與之相比。

“槍斃人嘍!槍斃人嘍!”

這聲音傳遍大街小巷,縈繞在我的童年記憶里。每次槍斃人,學校都放半天假,老師組織我們集體去觀看,回來還要寫作文。在我們小孩子心里,那真是無限快樂的時刻。

事實上,我從來沒有擠到刑場最里面,也沒有親眼見到殺人的場面。往往是我們到了周圍,行刑已經結束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