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張充和先生

其實熟悉張充和先生的朋友,包括后生晚輩,往往直接稱她充和,這自然也是美國習慣,當然,像我這樣初次拜見她的晚輩,還是很恭謹地稱她張先生。

責任編輯:劉小磊

其實熟悉張充和先生的朋友,包括后生晚輩,往往直接稱她充和,這自然也是美國習慣,當然,像我這樣初次拜見她的晚輩,還是很恭謹地稱她張先生。

初識張先生,還是因了耶魯大學的孫康宜教授的介紹。2009年8月17號,我和內子王海文前往孫教授寓所拜訪,閑談時得知孫教授正為張充和先生編輯《曲人鴻爪》,這是張充和先生從1937到1991年珍藏的無數個曲人給她的書畫中所挑選的書畫冊,無論藝術水平還是史料價值,都珍貴無比。贊嘆之余,孫教授遂檢出一本她早前為張充和先生所編《張充和題字選集》為贈。不過,她說因為是張充和先生的書,自己不便題字,遂介紹我們前往拜訪同住一城的張充和先生。

2009年8月19號,我們按約定驅車來到張充和先生位于North Haven Ridgewood Ave的寓所。一進居所,就看到一位老人正端坐在靠窗前的沙發上,瘦小的身材,卻精神旺健,尤其兩只眼睛,明亮有神,顯得年輕而有智慧。老人很健談,對年輕時的往事,記憶清楚。我們因此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Ashley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