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訪民握手言和
基層干部確實沒必要把民眾(包括訪民)當作“刁民”。大家都鄉里鄉親的,“刁民”也可能是自家親戚呢。
責任編輯:史哲 陳斌 蔡軍劍
回應“民眾有那么‘刁’嗎”
贊同本文觀點,基層干部確實沒必要把民眾(包括訪民)當作“刁民”。大家都鄉里鄉親的,“刁民”也可能是自家親戚呢。
在基層,如果沒有腎源,或者拿不出移植費,尿毒癥患者就只能每周進行兩三次血液透析,費用一年8萬元左右。為此,他們想到了上訪。近年來,我以縣合作醫療管理局負責人身份處置類似上訪不下10次。能解決的盡快解決,不能解決的詳盡解釋,往往能與他們握手言和。記得有一次,正值縣“兩會”期間,縣信訪局會議室坐著13位代表,他們不聽解釋只要結果,甚至惡語傷人。但我沒有“以牙還牙”,而是將鄰近的湖北、江西,安徽安慶市各縣及與我們宿松同時列為省直管的廣德縣的新農合腎衰政策進行比較,用詳實的證據說明,在籌資水平相同的情況下,我縣的腎衰報銷政策處于領跑位置。同時將醫保的保障規律及民生政策走向與他們作了推心置腹的交流,會場氣氛就此逐漸緩和,來自北浴鄉的汪姓代表率先表示理解……你看,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但如果我們當時只是打官腔來敷衍,保不準訪民真會“言出必行”地沖擊兩會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