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萬人的紅包春節

數百萬人,在馬年春節過了一個搶紅包的大年三十。從除夕到初八,超800萬用戶參與了搶紅包活動,超過4000萬個紅包被領取,平均每人搶了4-5個紅包。這800萬人主要是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白領,其中以互聯網行業從業者居多。而在三四線城市,微信紅包依然是一個陌生的名詞。

責任編輯:楊繼斌 葉偉民 肖華 何海寧

紅包是中國的傳統習俗,既有“禮”的意義,也有“物”的價值。圖為在香港街頭,“財神”正在給路人發放紅包。 (CFP/圖)

通過微信紅包,科技重新定義了數百萬人的春節生活。在這個熱鬧游戲之外,是互聯網公司們的商業算盤。

剛剛過去的馬年春節,有800萬人過得很特別。不是通宵斗地主、炸金花或者搓麻將,而是熬夜盯著手機屏幕搶紅包。

中國人的紅包習俗與壓歲錢息息相關。清人《燕京歲時記》寫,“用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于床腳,稱作壓歲錢。”古時給孩子壓歲錢的形式有彩繩穿錢,也有紅紙包錢,有避兇趨吉的祝福之意。

不過,今年大家在手機上搶的是一種電子紅包,由中國市值最大的互聯網公司騰訊旗下的財付通部門開發,只要你是微信用戶,同時把微信和銀行卡綁定起來,就可以參與搶紅包和發紅包了。

800萬人是騰訊給出的數字。騰訊公關部提供給南方周末的一個數據是:從除夕到初八,超800萬用戶參與了搶紅包活動,超過4000萬個紅包被領取,平均每人搶了4-5個紅包。

紅包活動最高峰是除夕夜,最高峰的1分鐘有2.5萬個紅包被領取。平均每個紅包在10元內。

不過,南方周末記者采訪發現,參與紅包大戰的這800萬人主要是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白領,其中以互聯網行業從業者居多。

而在三四線城市,微信紅包依然是一個陌生的名詞。盡管那些地方已經有大量人群在使用微信,但對他們來說,微信依然只是一個社交工具。

即使在大城市里,過完年,紅包熱也驟然降低。但是,在年味越來越淡的中國,微信紅包還是在馬年春節為很多人津津樂道至今。

馬化騰攪黃了馬云的春晚亮相

大量的紅包基本是一發出來就被“秒搶”,這樣的微信群被稱為“鱷魚群”。一位資產過百億的企業家,在搶得一個2.86元的紅包后,特意向南方周末記者發來截屏圖片。

騰訊公關部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大概在1月中旬,騰訊旗下的財付通團隊,想把電腦上發紅包的功能搬到微信上,給春節增加一些新年氣氛。經過財付通部門一個小團隊的加班加點,終于在春節前的1月25日正式對外發布了微信紅包。

“當時整個團隊只是把微信紅包當做一個很輕量級的產品來開發的,沒有想到會受到這么多關注。”騰訊內部一位匿名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實際上,馬云對于新年紅包的布局要比馬化騰早兩天。

1月23日,支付寶錢包添加了“新年討喜”的功能,用戶可通過點擊“發紅包”和&ldqu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