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過年百年變遷

1952年春節,正值“三反、五反”運動期間,上海松雪街蓉祥里弄口黑板上赫然寫著:“朋友,你送過禮嗎?這是否屬于浪費現象。你收過禮嗎?注意是否有貪污行為?!?/blockquote>

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4 年1 月27 日銀川,寧夏紀委監察部門開展廉政清風調查。在銀川市賀蘭縣一機關單位的停車場內,紀委監察局的執法人員在檢查一公務車輛的后備箱內是否裝有禮品。 (CFP/圖)

1952年春節,正值“三反、五反”運動期間,上海松雪街蓉祥里弄口黑板上赫然寫著:“朋友,你送過禮嗎?這是否屬于浪費現象。你收過禮嗎?注意是否有貪污行為。”

“我1994年加入到公務員隊伍時,下面有些廠給我們送些魚,一人分了一些,大家高興得不得了。”

1931年:送禮之風開始浮現

1911年1月30日,是清朝最后一個春節。大年初三,上海道臺乘坐火車去給江蘇巡撫拜年。江蘇巡撫要求,春節期間上海道不僅不許賭博,連民間的賽燈會也以斂財肥己的罪名,列入查禁之列。

一年之后,中華民國在南京宣布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隨即宣布廢除舊歷改用公歷。然而1912年2月18日,民間照例過了傳統新年。

辛亥革命后,國家以公歷紀元,民間普遍難以適應。為此,內務部向大總統袁世凱提出以陰歷元旦為春節呈文。1913年7月得到袁世凱批準,確定以每年舊歷正月初一為“春節”,并同意春節例行放假,次年起開始實行。這也就是“春節”一詞的來歷。

1928年12月,蔣介石北伐成功后,國民黨中執委提出《中央對普用新歷廢除舊歷協助辦法》,通令各級黨部及民眾團體廢除舊歷。國民政府從1929年開始正式廢除春節,還規定各政府機關在年關一律不能停止辦公。

為做廢除舊歷的表率,國民政府中央機關帶頭不休假,并在1929年2月11日(正月初二)那天召集會議。進行點名后,蔣介石重申“從此不許過春節”:“我們早已決定用陽歷,但是一般民眾到了舊歷年精神就疲怠下去。照此看來革命是不容易的,非有很大的毅力很大的決心不能達到目的。”

政府官員間的送禮之風已經開始浮現。1931年臨近春節時,湖南《大公報》刊載了省政府主席何鍵的一道手諭:禁止機關在舊歷年送禮,理由是,“廢歷年節,互相饋送,此種繁文殊背節約之旨”。

1934年國民政府推行新生活運動時,要求各地就婚俗、喪俗、壽禮、宴會、送禮等五方面進行改革,全國各省于是頻頻推出送禮、宴請的限定管理辦法,并要求同僚積極檢舉。以廣東發布的《貫徹革新行動限定送禮金額》為例,內文中明確禁止年節酬贈送禮品及一切無謂應酬,“如有違反上列條款,同僚應即檢舉,由該管直屬長官予以懲處”。

蔣介石推行的廢除舊歷春節并不順暢,不僅讓國民黨招致“摒棄中國傳統文化”的指責,民間慶賀春節更是一切如故。無奈之下,國民政府在1934年初停止了強制廢除陰歷,要求“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