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實 收入分配改革應盡早推行
如果現在不改變分配格局,一旦強勢的利益集團形成,到時想改變都改變不了。中國還沒有明顯地出現一個富人集團,但如果我們不及早預防,這樣一個過程是無法避免的
李實 姜曉明/圖
1988年春天,李實參加了趙人偉教授牽頭在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成立的居民收入分配研究課題組,并開始了第一次全國規模的民間收入調查。從2002年第三次調查開始,李實已接棒趙人偉,成為項目主持人。
20年來,李實一直走在調查民間收入與分配的路上。
8月15日,北京市統計局也展開了空前的調查。這天開始,按照國家統計局統一部署,北京市統計局千名調查員開始入戶調查3萬戶城鎮住戶基本情況。而且,國家統計局將在全國選取50萬戶樣本,這是從來未有的調查規模。
在官方與民間展開收入調查的背后,是當前中國各階層收入差距仍在逐步拉大的現實。其實早在去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即召開會議,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規范收入分配秩序問題。時隔一年,國資委、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多家中央機構已開始行動。新一輪的收入分配改革似乎正在展開。
李實,51歲,山東人,北京師范大學收入分配與貧困研究中心主任。
在北師大經管學院的會議室里,錄音機已經開啟,他仍在解釋自己不是合適的受訪對象,并一再推薦老師趙人偉,“整個過程他更熟悉一些?!?/SPAN>
他講話時習慣性地低著頭,微瞇著眼睛,聲音偶爾會被嗡嗡作響的空調蓋過。
腦體倒掛的八九十年代
時間回到1987年。
在荷蘭進修了一年的李實剛回到社科院經濟所。當年剛剛登陸中國的福特基金會找到經濟所,希望贊助一些課題研究。所長董輔礽感興趣的是國企改革,而副所長趙人偉感興趣的則是收入分配。
兩個課題組分別成立,有感于當時“腦體倒掛”之嚴重的李實加入了后者。
1987年,十三大確定加快城市改革步伐?!耙恍┢髽I實行承包制,完成了任務后就可以多發獎金,而一些研究部門、大學教授收入還是原地踏步?!?/SPAN>
所謂“搞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1988年的中國,個體戶收入超過大學教授也已經不是新鮮事?!笆杖敕峙溟_始引起社會關注和討論?!?/SPAN>
但當時國內的研究基本上還是議論性、描述性的,缺少應有的實證分析。
到1989年3月,問卷在全國28個省市的農村和10個省市的城鎮下發,是為中國首次全國規模的民間收入調查。
5月,問卷陸續收回。這時,社科院的研究工作,卻也旋即陷入停頓了?!暗?/SPAN>1990年才稍微好一點?!崩顚嵳f。終于在1993年,《中國居民收入分配研究》中英文同時出版。
根據趙、李等人的估算,1988年,中國農村基尼系數是0.325,城市是0.233,全國的基尼系數則達到了0.382,逼近了國際公認的0.4的警戒線。有媒體描述,“這個數據令政府和學術界都大吃一驚?!?/SPAN>
不過李實認為,從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上半期,雖然基尼系數在增加,但整個社會對收入分配的看法“還不是那么強烈”。
經濟改革的代價誰承擔
1992年鄧小平南巡以及隨后召開的“十四大”最終確定了市場經濟改革目標,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也開始發揮基本的作用。
“九十年代上半期收入差距擴大有個特點:大家看重的是機會上的均等,雖然高收入人群收入增長得很快,但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也在上升,并沒有出現絕對意義上的兩極分化,低收入人群還有收入增加的機會?!崩顚嵔忉?。
到1995年第二次調查開始時,事情已經有了不同。
李實他們去東北做問卷調查,明顯可以感受到社會空氣的變化。那時下崗失業剛剛開始,李實記得錦州的一對夫婦,妻子下崗了,想“再就業”卻因沒有后門屢屢被拒,只好在街道做臨時工,丈夫為了供女兒讀書,去蹬三輪車,一天大概能掙10塊錢,“身體不好,蹬五六個小時就達到極限了,當時錦州的三輪黃包車到處都是……”
有時候問著問著,被調查者開始生氣、開始罵。當地一位陪同調查員感到害怕,勸他們這種家庭最好不要去,“你一調查把他們情緒勾起來,有時會失去控制?!?/SPAN>
第二次調查顯示,1995年全國基尼系數為0.445,7年間基尼系數上升了7個百分點,平均每年上升1個百分點。
李實在1999年還另外主持了一個城鎮調查,主編了一本著作,名為《經濟轉型的代價》。他在書中探討,改變原有企業經營模式,企業肯定要進行重組,職工要分流,部分人員要下崗失業,這都是不可避免的,也是要付代價的,但這個代價要由誰來付?是不是要全部由職工來付?政府是否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給下崗失業人員更多的經濟補償?如果國家沒有財政能力,那你可以把這個過程適當延長一些,沒必要搞得這么快……
“說到底還是當時政府不夠謹慎,你可以逼迫下崗失業職工去再就業,但這對于他們個人來說是很痛苦的過程?!?/SPAN>
不斷攀高的基尼系數
1996年,由于幾年的農產品價格提高,增加了農民收入,全國基尼系數略有下降,之后又開始回升?!?/SPAN>2000年回升到1995年的水平,到2002年又有所上升?!?/SPAN>
根據第三次調查的估算,2002年全國基尼系數是0.454,李實說,盡管上升得不是很明顯,但最大的問題是,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比1995年明顯地擴大了。
2005年年底,李實在中國改革國際論壇上發言,呼吁人們除了關注城鄉收入差距外,對財產的差距給予更多的關注?!叭珖?/SPAN>2002年財產分布的基尼系數是0.55,比收入差距還要高出10個百分點?!?/SPAN>
李實說他和印度學者探討兩國貧富差距的問題,“基本看法是一致的:如果單看收入差距指標,兩國差不多,但如果你去過印度,這種差距從感官上看會更明顯?!?/SPAN>
他自己去印度時,也被緊鄰高樓大廈的貧民窟所震撼,“夏天那個味兒??!”但他說,中國的差距是“隱性”的,看不到不等于不存在。
所以他極力呼吁縮小由于政策因素而導致的收入差距,比如城鄉分隔的政策?!坝《鹊霓r民牽著毛驢就上大街了,他認為這是他的權利?!?/SPAN>
2007年8月,廣州。氣溫之高堪比當下的股市與樓市。學者孫立平在一個論壇上提出他的看法:現有制度無法容納工人爭取權益的行動,所以按勞動分配分不下去,“怎么辦?這就按照資本來分,所以房地產和股市就是現在最現實的財富分配過程?!?/SPAN>
“但如果說這兩年我也沒有買房子、也沒有買股票,我就在建筑工地上當工頭了,那你就一分也沒有分到,你一分也沒有分到,對不起,你還得承擔這分的代價,什么代價?你得按照現在的價格買豬肉吧!……現在我們面臨一個規??涨暗呢敻环峙涞倪^程?!?/SPAN>
同樣是2007年8月,李實也出發了。這位實證學者在寧夏待了一周,考察剩余勞動力轉移情況對農村經濟的影響,這是第四次調查新增的一個研究題目,而之前的收入分配,也將持續研究下去。
“估計還會拉大?!彼A測。
需要警惕的危險
人物周刊:如何看待“縮小收入差距”的說法?
李實:在是否應該縮小收入差距的問題上,我是認同左派的,但在如何縮小差距的問題上,我和一些左派是不同的??s小差距不意味著要回到傳統體制下的“大鍋飯”,縮小差距是有選擇的,怎么選擇?應該消除那些由于不公平的因素而帶來的收入差距,包括壟斷、權力、腐敗等因素帶來的收入差距。另外,要想辦法縮小由于政策因素而導致的收入差距,包括城鄉分隔的政策,包括長期實行的重城輕鄉的財政分配政策等。
人物周刊:就收入分配問題,你會給決策部門提什么意見?
李實:收入分配需要一個全盤的考慮和長期的規劃,更重要的是,對收入分配格局的變化要進行系統的監測,以對它變化的特點及時地加以把握,從而可以不失時機地調整我們的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政策。
人物周刊:我們社會對于收入差距的拉大還不夠重視?
李實:對。我們還是把收入分配的問題理解為局部性問題,它其實涉及到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和發展戰略選擇有關,和整個經濟結構有關、和勞動力市場供求狀況有關、和公共政策制定有關,等等。我們現在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人物周刊:貧富差距方面,你比較擔心什么問題?
李實:有兩個問題比較擔心,一個是等到這個問題影響到社會穩定,到時再采取一些政策,也許就來不及了;第二個問題是如果現在不改變分配格局,一旦強勢的利益集團形成,到時想改變都改變不了。從富人出現到富人集團形成,需要一個過程,中國還沒有明顯出現一個富人集團,這個集團會公開地影響政府決策,像拉美國家一樣。但如果我們不及早預防,這樣一個過程是無法避免的。有一些領域已經有了苗頭,需要格外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