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創收潛規則

在部分醫院職工看來,綿陽市人民醫院“過度醫療”現象背后,是由來已久的創收機制,該機制以“經濟指標”為核心,把職工收入與病人收費掛鉤,是醫院運轉的核心機制。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機制不僅僅存在于綿陽市醫,多數公立醫院都存在類似問題。

責任編輯:蘇永通 實習生 張維 楊璐

一般人不注意的話,很難看到安放在樓頂邊角位置用來“鎮邪”的石獅子。 (南方周末記者 柴會群/圖)

綿陽市醫內部人士透露,所謂“調整”主要是不再出臺紙面文件,但創收的基本精神沒有變,院長反復要求要把經濟指標“記在心里”。

為了遏制醫院靠賣藥創收的沖動,衛生部門設立了“藥占比”指標考核醫院,醫院很快找到對策:通過給病人多做檢查來“沖藥比”。

把經濟指標“記在心里”

在部分醫院職工看來,綿陽市人民醫院(以下簡稱“綿陽市醫”)“過度醫療”現象背后,是由來已久的創收機制,該機制以“經濟指標”為核心,把職工收入與病人收費掛鉤,是醫院運轉的核心機制。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機制不僅僅存在于綿陽市醫,多數公立醫院都存在類似問題。

綿陽市人民醫院的創收機制,在上世紀90年代初建立,在王彥銘的前任已經初具規模,在王彥銘時代則運轉嫻熟。

2004年綿陽市醫的幾份院內文件,詳細描述了這一機制。

在“2004年績效工資核算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中,綿陽市醫明確規定,2004年全院的“經濟指標”為6500萬元,比上一年增長28.96%,其中藥品收入占到2242.2萬元。在承擔任務的各臨床、醫技科室中,指標最高的科室為“外一科”,為630萬元。蘭越峰當時任主任的超聲科為150萬元。

方案還給出了“住院病人床位編制床日指標”、“藥比指標”、“門診工作指標”等其他考核指標。比如“外一科”,月藥比指標要求在30%以下,月床位使用率要求在95%以上。蘭越峰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在“指標”壓力下,綿陽市醫部分科室會通過給現金回扣的方式鼓勵醫生收病人住院,通常一次為50元。

同樣在2004年,上海某二級公立醫院出臺一份“勞務(獎金)發放實施細則”,基本精神是“開單提成”,比如在檢查費中,超聲科這樣的醫技科室提成比例為總收入的10%,臨床科室的提成比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