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國防務年鑒】東海防空識別區,“被逼到墻角的反擊”
中國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是一道時間的分水嶺。在此之前,中日圍繞釣魚島等海洋權益的爭端,只是中國“保釣船”、海監船同日本海上保安廳的對峙。自此,中美日三國的??哲娛铝α恐苯用鎸γ?。孰強孰弱?中日大博弈再也無法回避,而現代戰爭的較量,集中體現在快速反應和情報方面。
責任編輯:姚憶江 史哲
引導直升機降落。
2013年11月23日,中國正式宣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一時間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
中日海洋爭端的焦點“釣魚島”,恰好也被包括在重疊的識別區內,沖突無可回避地重返中日博弈。
這場有關國家安全、尊嚴與禮節的爭端,卻沒有波及東海防空識別區涵蓋55條國際航線,包括日本的航班在內,數百架飛機每天依舊在19個國家的機場起起落落。
但中美日三國間軍事角逐的步伐卻在加快。
空中“探戈”
2013年11月23日,中國正式宣布劃設防空識別區的當天,中國空軍派出軍機進行首次空中巡邏。當天上午9時許,中國海軍東海艦隊所屬的數十架“殲-10”戰機陸續升空,中央電視臺報道透露,“進行了一次大強度的空戰對抗訓練。”2006年服役的“殲-10”是中國空軍、海軍的主力機型。
中國軍機的出現,讓日本方面如臨大敵:在日本本土以及周邊島嶼上,其地面雷達及早期預警機進行了24小時監視;當中國偵察機出現在釣魚島以北約40公里時,航空自衛隊派出戰斗機緊急升空。
不久,這場空中“探戈”又有新舞伴加入。
2013年11月26日,美軍兩架“B52戰略轟炸機”從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起飛,直撲已被中國劃入防空識別區的釣魚島上空。北京大學朱鋒教授認為,“這是自1996年臺灣海峽危機以來,再度呈現出中美有可能出現直接軍事對峙的巨大風險。”
在美軍的蔭蔽下,日本自衛隊和海上保安廳的飛機隨之也奔赴中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