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國防務年鑒】中國軍機喜歡“高大上”

專家稱,2013年亮相的無人機、大型運輸機、預警機等先進裝備,不僅讓中國空軍的信息化作戰水平和體系作戰能力有了質的提升,還賦予中國空軍執行核心軍事任務和多樣化任務的能力,能夠支持國家利益向外拓展。

責任編輯:姚憶江 史哲

“利劍”無人機作戰示意圖。 (向春/圖)

2013年,中國的天空并不安靜,大型軍用運輸機、隱身無人攻擊機、遠程無人機、新型通用直升機一系列國產新機型走馬燈似的集體亮相,甚至每兩個月就有一種新飛機試飛或者亮相。

中國在航空技術領域的跳躍式發展,不僅讓國外媒體有些疑惑,許多中國人也好奇,為何短短幾年,中國生產的軍機就變得如此“高大上”?

一鳴驚人

“中國人總是喜歡一鳴驚人。”德國“戰爭資訊”網站形容。

最近三年,一系列被西方媒體吹上天的“航空器概念”,被中國人一一突破,“利劍”隱身無人機、“翔龍”連翼布局遠程戰略無人機、“藍鯨”概念旋翼機等創新機型接連登場,讓習慣給中國制造貼上“山寨”標簽的西方媒體頓時變得啞口無言,又不得不承認中國人“真有兩把刷子”。

近十年,中國航空工業連續實現了二十多種號飛行器的研制生產工作,同時推進三十多個飛行器改進型的預先研究工作,其型號項目的發展速度,已經讓一些歐美同行到了瞠目結舌的程度。

一位不愿具名的專家稱,2013年亮相的無人機、大型運輸機、預警機等先進裝備,不僅讓中國空軍的信息化作戰水平和體系作戰能力有了質的提升,還賦予中國空軍執行核心軍事任務和多樣化任務的能力,能夠支持國家利益向外拓展。

2013年,美國《航空周刊》首次曝光了美軍SR-72高超音速偵察機概念構想,其最高飛行速度將達到驚人的6馬赫(聲音速度的6倍)。

對于國外同行突飛猛進的技術挑戰,“我們在這個領域有自己的規劃。”中航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