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他們為何“官高半級” 干部“高配”的傳統與現實

“干部高配在我國是有傳統的?!?但歷史上的高配主要是對地方主官進行高配。高配后“有些名譽上的好處”,到市里開會名字可以排到前面,到職能部門辦事人家多少也會客氣點,有時能參加一些高級別的會議。

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發改委多位副主任都是正部級干部。 (東方IC/圖)

“干部高配在我國是有傳統的。” 但歷史上的高配主要是對地方主官進行高配。

高配后“有些名譽上的好處”,到市里開會名字可以排到前面,到職能部門辦事人家多少也會客氣點,有時能參加一些高級別的會議。

兩年后,劉金國再次成為新聞人物,上一次是2011年,他以公安部副部長的身份被推選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這次引起關注則是因為他升級了,成為“正部級的副部長”。

在公安部,“官高半級”的副部長還有楊煥寧、孟宏偉。在中央各部門,對副職進行高配的也并非只有公安部一家,據南方周末記者統計,中央至少有30名“副部長”被高配為正部級,發改委、中紀委都有多名副職領導“高配”。

地方上,除了各級職能部門有副職領導“高配”,黨政主要領導“高配”也越來越普遍。在地市中,除了15個副省級城市和地級省會城市市委書記由省委常委兼任外,近年來由副省級干部兼任地級市市委書記的也越來越多。

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學部主任劉峰認為,在現實國情下,領導級別決定協調能力,“高配”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一定要適度。根據他的調研,全國90%地級市開發區“一把手”已經都已高配為副市級,“這就有問題了。”劉峰說,“高配一定不能成為政績獎勵的手段。”

強勢部門“高配”干部多

南方周末記者統計出30名“正部級”的副部長,分布在21個部門。如國家發改委的副主任中,解振華、朱之鑫、吳新雄三人都是正部級。一般解讀認為,發改委副主任劉鶴也是“高配”的正部級干部,不過,劉鶴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就是中財辦主任,這本就是正部級職務,兼任發改委副主任更多的是出于“工作便利”,不能視作真正的“高配”。

與劉鶴類似,水利部副部長鄂竟平兼南水北調辦主任、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兼中組部副部長、監察部部長黃樹賢也兼中紀委副書記,文化部、國新辦、廣電總局的“一把手”都兼中宣部副部長,這類有實際正職的官員都不在南方周末統計的&l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