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特·耶倫:美聯儲來了新“女王”
2014年1月起,美聯儲開始真正轉向,退出量化寬松的貨幣刺激政策,引起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的軒然大波。執掌這個新時代新政策的,是一位小個子女人,她被稱為堅硬的“鴿派”。
責任編輯:舒眉 助理編輯 溫翠玲
耶倫“首秀”釋強烈信號,將維持當前貨幣政策。
2014年1月起,美聯儲開始真正轉向,退出量化寬松的貨幣刺激政策,引起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的軒然大波。執掌這個新時代新政策的,是一位小個子女人,她被稱為堅硬的“鴿派”。
銀白色短發,純色職業套裝,頸間點綴一串亮色的圓珠項鏈——這幾個元素合并,就是百年來美國央行首位“女王”的形象。
2014年2月1日,珍妮特·耶倫出任新一屆美聯儲主席。當月,她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相似的裝扮,下巴微揚,標題是“手握16萬億美元的女人”。
16萬億,是當年的美國國民生產總值。但接下來的4年,68歲的耶倫的影響絕不僅限于此,作為“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金融政策制定者,美聯儲的一言一行撥動著國際金融市場的敏感神經,耶倫也毫無疑問地成為世界上最具權勢的女人之一。
繼格林斯潘掌權20年、伯南克掌權8年之后,耶倫會如何運用這些貨幣政策工具,將美國乃至世界經濟帶入何種方向,引發了金融世界的諸般猜想。
手握“利率”和“QE”兩根指揮棒
美聯儲的任務就是穩通脹、促就業。聯儲主席不是點石成金的英雄,她要做的就是通過這兩個指標保證美國經濟的平穩運行。但華盛頓的一點點動靜,都可能導致全球金融市場的一場經濟震蕩。
“J-o-b-s”(工作)、“I-n-f-l-a
-t-i-o-n”(通貨膨脹)……
2014年2月11日,耶倫在眾議院開了6個小時的聽證會,這些是她上任“首秀”的高頻詞。
耶倫講話慢,語調平穩。她會盡可能地拖長一句話的節奏,甚至聽得出每個字母之間的縫隙。說得慢,想得快。耶倫的風格是滴水不漏,措辭嚴謹。
關鍵詞都點到,沒有明確的表示,把態度藏在數據分析中。路透社評論她的語言藝術是,“最有啟發性的不是她說了什么,而是她沒說什么——以及她怎么能不說。”
她的“首秀”主張可以總結為:
就業市場遠未復蘇;低利率仍將維持相當長的時間,沒有新的加息門檻;QE(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是在縮減,但退出節奏并不確定。
耶倫講話的作用立竿見影。聽證會當天,美國的資本市場像是打了鎮靜劑,三大股指漲幅均超1%。
而原定于2月13日舉行的參議院聽證會,因為一場異常嚴重的暴風雪將會席卷華盛頓的預報而被推遲。市場仍期待耶倫能夠給出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事實上,自耶倫加入美聯儲30年來,她的核心觀點異常穩定:當失業率高企的時候,美聯儲有義務做出嘗試。
具有唯一約束力的《聯邦儲備法案》規定,美聯儲的任務就是穩通脹、促就業。聯儲主席不是點石成金的英雄,她要做的就是通過這兩個指標保證美國經濟的平穩運行。
作為專注研究就業市場的學者,耶倫最關注的仍然是失業率數據,雖然較從前已有好轉,耶倫認為仍然不足以令人滿意。
美聯儲調通脹、刺激就業的最常用的工具叫做“聯儲基金利率”。
它通過調整銀行間借貸的利率高低,操縱市場上的長短期利率,從而控制貨幣的松緊,達到刺激或抑制經濟體的目的。因此,把脈利率,是人們關注美聯儲動向的命脈。
相對于這一常規工具,另一個伯南克時期推出的特殊工具更引人關注——QE。
QE(Quantitative Easing),就是指量化寬松的貨幣政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Ash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