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解碼】對修昔底德的一個誤會
修昔底德是公元前5世紀的希臘歷史學家,被不少人視為“政治現實主義”之父,他主張國家與國家之間只講實力,不講對錯。但是,修昔底德將國內政治與國家之間的政治作了區分。在一個國家內,公民們是基于社會契約的共同體成員,任何人不得肆意以強凌弱。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張照
因為修昔底德指出了國家間爭霸的某種規律,然后這個規則成了人類不可抗拒的宿命?
2014年1月22日,美國《世界郵報》(World Post)刊登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11月份的談話。針對中國迅速崛起后必將與美國、日本等舊霸權國家發生沖突的擔憂,習近平在談話中反駁道,我們都應該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強國只能追求霸權的主張不適用于中國,中國沒有實施這種行動的基因。1月27日,在與《世界郵報》記者的訪談中,美國前國家安全助理布熱津斯基說:“我認為習主席說得非常好,尤其是提到了歷史上論述斯巴達和雅典沖突的修昔底德。負責任、有知識的美國人和大多數歐洲人都能同意這個觀點。”
負責任和有知識之間的關系并不總是確定的,歷史知識能幫助形成對現實的理性判斷與觀點,但并非總是如此。“修昔底德陷阱”(又稱“安全悖論&rd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