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倩:和李敖對仗的女“立委”
“在臺灣誰都不敢惹”的李敖手持催淚瓦斯大鬧“立法院”,阻止“軍購議案”通過,雷倩居然敢站出來,公開指責李敖
短短6年時間,雷倩已躍升為臺灣最耀眼的女政治明星之一,女人和政治,怎樣在她身上合二為一?
翻看雷倩的個人經歷,她稱得上臺灣的“模范教育樣板”——畢業于北一女(臺北市第一女子高中)、臺大外文系,后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取得傳播學碩士及博士學位,隨即進入美國三大電視網之一的美國國家廣播公司(ABC)。從基層的研究編審做起,六年后在40多位精英競爭者中,被拔擢為ABC副總裁,當時她才36歲,是ABC最年輕及唯一的亞裔女性副總裁。她也由此成為第一個在臺灣受過完整教育,又能在美國很快通過著名公司高層管理門坎的臺灣人。
1996年迪斯尼公司買下ABC后,雷倩辭職,轉戰亞洲,成為霸菱亞太通訊媒體基金董事合伙人,并因為投資太平洋聯網科技(編者注:臺灣一家有線電視運營商,其母公司為臺灣著名的太平洋建設集團),而被調臺灣,出任副董兼執行長。
更讓人吃驚的,她又由慣于幕后運作的商業明星,成為躍上前臺的政治人物。這一次,不是因為高漲的權力欲,而是——救父。
她的父親、臺灣前海軍中將雷學明,正因身涉“拉法葉艦采購弊案”而被羈在獄。
到2001年7月,臺北地檢署以貪污罪對臺灣前“海軍總司令”葉昌桐、時任海軍總部艦管室主任雷學明等9名涉案退役軍官進行起訴。堅信“自己是無辜的”、認為采購法國軍艦是“依法采購并無圖利”的雷學明,從此在女兒雷倩的陪同和支持下,走上了漫漫上訴路。
死亡與暗殺、政客與權術、利益與陰謀。在這一為全臺灣矚目的大案審理過程中,為營救父親而大力奔走、與弟妹演出現代版“緹縈救父”的雷倩,因其流利的辯才、為父申冤的充沛斗志、殷殷的父女情而受到媒體關注。她的陳情和亮相,常常成為媒體聚焦的重點。由此,她開始參與政治,并于2004年參選“立委”成功。
就是在臺灣“立法院”,她也很快成為中心人物。去年底,“在臺灣誰都不敢惹”的李敖手持催淚瓦斯大鬧“立法院”,阻止“軍購議案”通過,雷倩居然敢站出來,公開指責李敖。氣惱的李敖當眾罵她為“丑女人”,李敖甚至揚言,不會讓雷倩好過,“她當場冒犯我,我不能不宰她。我不宰她的話,我不能混了?!倍踪辉俣确磽?,攜夫向臺北地檢署控告李敖“妨害公務”。
現在的雷倩,已成為臺灣政壇最耀眼的女政治明星之一。女人和政治,是怎樣在她身上合二為一的?本刊特約記者在臺灣她的辦公室對她進行了專訪。
人物周刊:身為臺灣外省人的第二代,能不能談談你對中國大陸的感受?
雷倩:最近幾年,我陪我父親回老家江西豐城幾次,貧窮和落后大量存在,我有兩個感想:第一,我看到我叔叔的孩子們,他們的基因其實和我是一樣的,但他們因為環境的關系,加上我叔叔因為受我父親的連累,沒有機會受教育。這時你就會有一個更謙卑的態度——你可以到全世界做生意,到處去施展拳腳,不是因為你自己有多厲害,而是很多人給了你特別的機會。這是我回家鄉最深刻的感覺。
第二,這么大一個國家,還有九億農民生活在貧窮落后里,作為中國的領導者,不管是政治精英、社會精英還是媒體精英,他們的責任都非常大。
人物周刊:目前民進黨大力推動“去中國化”,身為國民黨“立委”,你有什么看法?
雷倩:我認為這是民進黨在2008年選戰最重要的主軸,比以前統獨的主軸更深一層,他們的目的是:從蔣中正到臺灣來,以及跟著蔣中正到臺灣來的這一批人,以他們建立的中國文化為正統的這個概念,民進黨準備畢其功于一役全面把它去除。
明年如果民進黨繼續“執政”,這些人面臨的就只有兩個選擇:一個就是留在臺灣,成為次等公民,因為你原本相信的已經被打成錯誤的、黑的、不該存在的。另一個選擇就是離開。如果他們選擇被歧視,那么要很久以后這個政治力量才會再起來;如果選擇離開,那么民進黨以后就不用再打這個仗了。所以,這是最后一次追根究底式的總斗爭,只是放在“去蔣化”和“去中國化”這樣的帽子下而已。這是2008年民進黨整個的大戰略,意思是2008這一仗打完以后,就不用再打了。
人物周刊:要是2008年國民黨勝選,你認為國民黨會怎么做?
雷倩:我們認為至少有三件事情會改善,第一個是直航,這是一個長期的承諾。
第二個是觀光客來臺。民進黨一直在丑化中國大陸,例如說大陸觀光客可能會留在臺灣造成犯罪。如果我們勝選,國民黨可以降低臺灣人對大陸人的敵意。開放大陸客觀光,對臺灣整個服務業以觀光為主的轉型一定是正面的。
第三,就是雙方學歷開放認證的機制,將來也可以把臺灣當成一個教育之島,把教育產業當成服務業的一環。
人物周刊:“立法委員”任期屆滿后,你接下來有什么規劃?
雷倩:我還不知道。2008年“總統”大選是臺灣最關鍵的一戰,如果民進黨打贏選戰,在臺灣不認同臺獨傾向的人,要么就等著被歧視、成為次等公民,要么就離開。我覺得在最關鍵的這個會戰之前,什么事情都不要想,先專注地把選戰打贏。
雷倩(左)控告李敖
翻看雷倩的個人經歷,她稱得上臺灣的“模范教育樣板”——畢業于北一女(臺北市第一女子高中)、臺大外文系,后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取得傳播學碩士及博士學位,隨即進入美國三大電視網之一的美國國家廣播公司(ABC)。從基層的研究編審做起,六年后在40多位精英競爭者中,被拔擢為ABC副總裁,當時她才36歲,是ABC最年輕及唯一的亞裔女性副總裁。她也由此成為第一個在臺灣受過完整教育,又能在美國很快通過著名公司高層管理門坎的臺灣人。
1996年迪斯尼公司買下ABC后,雷倩辭職,轉戰亞洲,成為霸菱亞太通訊媒體基金董事合伙人,并因為投資太平洋聯網科技(編者注:臺灣一家有線電視運營商,其母公司為臺灣著名的太平洋建設集團),而被調臺灣,出任副董兼執行長。
更讓人吃驚的,她又由慣于幕后運作的商業明星,成為躍上前臺的政治人物。這一次,不是因為高漲的權力欲,而是——救父。
她的父親、臺灣前海軍中將雷學明,正因身涉“拉法葉艦采購弊案”而被羈在獄。
到2001年7月,臺北地檢署以貪污罪對臺灣前“海軍總司令”葉昌桐、時任海軍總部艦管室主任雷學明等9名涉案退役軍官進行起訴。堅信“自己是無辜的”、認為采購法國軍艦是“依法采購并無圖利”的雷學明,從此在女兒雷倩的陪同和支持下,走上了漫漫上訴路。
死亡與暗殺、政客與權術、利益與陰謀。在這一為全臺灣矚目的大案審理過程中,為營救父親而大力奔走、與弟妹演出現代版“緹縈救父”的雷倩,因其流利的辯才、為父申冤的充沛斗志、殷殷的父女情而受到媒體關注。她的陳情和亮相,常常成為媒體聚焦的重點。由此,她開始參與政治,并于2004年參選“立委”成功。
就是在臺灣“立法院”,她也很快成為中心人物。去年底,“在臺灣誰都不敢惹”的李敖手持催淚瓦斯大鬧“立法院”,阻止“軍購議案”通過,雷倩居然敢站出來,公開指責李敖。氣惱的李敖當眾罵她為“丑女人”,李敖甚至揚言,不會讓雷倩好過,“她當場冒犯我,我不能不宰她。我不宰她的話,我不能混了?!倍踪辉俣确磽?,攜夫向臺北地檢署控告李敖“妨害公務”。
現在的雷倩,已成為臺灣政壇最耀眼的女政治明星之一。女人和政治,是怎樣在她身上合二為一的?本刊特約記者在臺灣她的辦公室對她進行了專訪。
人物周刊:身為臺灣外省人的第二代,能不能談談你對中國大陸的感受?
雷倩:最近幾年,我陪我父親回老家江西豐城幾次,貧窮和落后大量存在,我有兩個感想:第一,我看到我叔叔的孩子們,他們的基因其實和我是一樣的,但他們因為環境的關系,加上我叔叔因為受我父親的連累,沒有機會受教育。這時你就會有一個更謙卑的態度——你可以到全世界做生意,到處去施展拳腳,不是因為你自己有多厲害,而是很多人給了你特別的機會。這是我回家鄉最深刻的感覺。
第二,這么大一個國家,還有九億農民生活在貧窮落后里,作為中國的領導者,不管是政治精英、社會精英還是媒體精英,他們的責任都非常大。
人物周刊:目前民進黨大力推動“去中國化”,身為國民黨“立委”,你有什么看法?
雷倩:我認為這是民進黨在2008年選戰最重要的主軸,比以前統獨的主軸更深一層,他們的目的是:從蔣中正到臺灣來,以及跟著蔣中正到臺灣來的這一批人,以他們建立的中國文化為正統的這個概念,民進黨準備畢其功于一役全面把它去除。
明年如果民進黨繼續“執政”,這些人面臨的就只有兩個選擇:一個就是留在臺灣,成為次等公民,因為你原本相信的已經被打成錯誤的、黑的、不該存在的。另一個選擇就是離開。如果他們選擇被歧視,那么要很久以后這個政治力量才會再起來;如果選擇離開,那么民進黨以后就不用再打這個仗了。所以,這是最后一次追根究底式的總斗爭,只是放在“去蔣化”和“去中國化”這樣的帽子下而已。這是2008年民進黨整個的大戰略,意思是2008這一仗打完以后,就不用再打了。
人物周刊:要是2008年國民黨勝選,你認為國民黨會怎么做?
雷倩:我們認為至少有三件事情會改善,第一個是直航,這是一個長期的承諾。
第二個是觀光客來臺。民進黨一直在丑化中國大陸,例如說大陸觀光客可能會留在臺灣造成犯罪。如果我們勝選,國民黨可以降低臺灣人對大陸人的敵意。開放大陸客觀光,對臺灣整個服務業以觀光為主的轉型一定是正面的。
第三,就是雙方學歷開放認證的機制,將來也可以把臺灣當成一個教育之島,把教育產業當成服務業的一環。
人物周刊:“立法委員”任期屆滿后,你接下來有什么規劃?
雷倩:我還不知道。2008年“總統”大選是臺灣最關鍵的一戰,如果民進黨打贏選戰,在臺灣不認同臺獨傾向的人,要么就等著被歧視、成為次等公民,要么就離開。我覺得在最關鍵的這個會戰之前,什么事情都不要想,先專注地把選戰打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