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節志·虹膜】:《地心引力》與《火車進站》
對于《地心引力》來說,故事太不重要了。好萊塢也有很多電影,譬如《變形金剛》之流,在講了一個爛故事后聲稱故事不重要?!兜匦囊Α贩浅渭?,它的魅力僅僅在于呈現了電影本身的美,讓觀眾產生沉浮太空的幻覺,這是獨一無二,前所未有的。
《地心引力》劇照。(圖片來源:豆瓣)
一、
將《地心引力》放到科幻片的框架下討論可能是個錯誤,或至少會錯失重點。這部影片所涉及的科學技術基本被限定在現實世界的水平之下,它無意展現對未來,對科技的任何展望與思考。沒錯,整部影片百分之九十五的時間發生在外太空,它的外在環境和運動邏輯是超越地球經驗的,但我仍要說,它首先應當是一部災難片。片中的宇航員遇到太空站爆炸,本質上和司機開車發生車禍、船長輪船失事一樣,是一件職業事故??从詈絾T如何從事故中逃離,就是這部影片的全部內容,這和一般的災難片并無不同。
有電影以來的第一部影片就是“災難片”,這么說并不是嘩眾取寵。如果我們認為,《火車進站》在巴黎“大咖啡館”所釀成的觀眾恐慌是個偶然事件,那么未免低估了奧古斯特和路易•盧米埃爾兩兄弟的用心。后人的研究證明,這部影片決非隨意拍成,它的機位是精心選擇的,鏡頭的高度和拍攝角度經過仔細計算,畫框內會出現什么不會出現什么,鏡頭與火車的距離,無一不是事先安排好的。換句話說,影片最后所造成的現場驚恐效應,完全在盧米埃爾兄弟的預料之中,那也正是他們精心策劃的目的。
所以,如果“災難片”的災難不局限于發生在銀幕上的話,《火車進站》的放映效果,與任何災難片無異。這件事其實說明,恐嚇現場觀眾,是電影從最開始就具備的功能。若干年后另一部被奉為影史里程碑的《火車大劫案》更大膽地對觀眾實施直接攻擊——一個占滿整個銀幕的歹徒突然用他的槍對準我們射擊。
讓觀眾在電影院里感到恐懼和緊張,是一件足以令電影人感到驕傲的成就。而且這不像閱讀恐怖小說是通過想象來刺激你的腎上腺素使你出汗,你知道現實中的你并無危險,但看電影不同,不管我們有多么發自內心地相信電影院是一個無比安全的所在,但當看到火車在銀幕上朝我們馳過來時,或者看到一支槍正在向自己瞄準時,又或者坐在今天的3D電影院里眼見飛刀暗器迎面撲來時,我們總忍不住下意識地閃避。這就是電影與其他訴諸想象的藝術不同的地方,它讓你覺得它是真的。
為什么討論《地心引力》要回到《火車進站》,留待下文再說。
《地心引力》劇照。(圖片來源:豆瓣)
二、
這部電影的第一個鏡頭長達17分鐘,在幾行警告性的文字展示之后,電影從一個俯視地球的全景鏡頭開始,然后我們耳中出現嘰嘰喳喳的無線電對談聲,旋即哈勃望遠鏡及它附近的幾名宇航員進入視野,在這個過程中攝影機毫無重量感地漂浮著,跟隨著在太空中自由漫步的老練宇航員馬特•科瓦爾斯基,與此同時,另有一名技術專家沙里夫完成了維修工作,開始在空中翩翩起舞,而第三名宇航員萊恩•斯通還在望遠鏡上修著什么零件。就在科瓦爾斯基上前幫忙的時候,輕松愉快的太空工作被耳機中傳來的無線電打斷了。地面控制中心告訴他們立即終止任務,因為有衛星碎片正突如其來地朝他們襲去。在他們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時,碎片已經來到眼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