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藝術品,這是領袖的化身” 金將軍的中國蠟像師
中國藝術家認為,蠟像和真人比例相當才會感覺逼真。朝方則要求一定要高大,最后金日成蠟像從1.73米的真人身高做到了1.89米。朝鮮領導人贈給每個中國藝術家一塊嵌著金日成頭像的勞力士金表,還贈送每人一套日本音響和瓷器。
責任編輯:葉偉民 實習生 張維 于陽
朝鮮妙香山國際友誼館,由中國藝術家制作的金日成蠟像
中國藝術家認為,蠟像和真人比例相當才會感覺逼真。朝方則要求一定要高大,最后金日成蠟像從1.73米的真人身高做到了1.89米。
朝鮮領導人贈給每個中國藝術家一塊嵌著金日成頭像的勞力士金表,還贈送每人一套日本音響和瓷器。
朝方要求蠟像不能平著放,工作人員著黑西裝白手套,避免觸碰領袖,運送蠟像的朝方火車,甚至提前試運行了一個來回。
朝方將授予章默雷“人民藝術家”的稱號,但在中國國內偉人蠟像館卻停展了。藝術家們考慮商業轉型,甚至準備做明星蠟像。
2010年6月的一天清晨,一個23人組成的旅行團乘火車從丹東出發,去朝鮮觀光。團員以中國中老年人居多,還有3名西方人。中國人是朝鮮游的最大群體。
一個炎熱的中午,旅游大巴開到距平壤東北170公里的妙香山國際友誼館。館內恒溫20℃,濕度50%,陳設178個國家贈送給朝鮮領導人的22萬件禮物。其中中國贈送的瓷器、掛毯、字畫、象征遠大前程的帆船,占據了很大空間,顯示出中朝兩國的特殊關系。梳著齊耳短發的朝方女導游說:“參觀完中國同志贈送的禮品,需要至少8個小時。”
接下來,她讓眾人系好衣服上所有的扣子,保持安靜,去拜謁金日成蠟像,“蠟像也是你們中國贈送的”。
每個人腳上都套著深藍色的鞋套,緊跟導游身后,在一塵不染的大理石地面上,悄無聲息滑行,穿過迷宮式的龐大建筑,和一隊隊樸素安靜的朝鮮觀眾擦肩而過。
一名穿著素色民族長裙的女士,推開鑲嵌著金黃色銅飾的巨大木門,里面散射出火山噴發特有的光芒。大廳中央,金日成蠟像置身精心設計的暖色光束中。蠟像的背景是彩色山水畫,腳下是鮮艷的金達萊花。
這是金日成晚年的標志形象:身材魁梧,三件套西裝,胸腹微微前挺,兩手背在身后,笑容滿面,黑白相間的頭發梳向腦后,金絲眼鏡,甚至臉頰上的暗斑都隱約可見,宛若重生。
習慣大聲說笑的中國游客變得緘默不語。導游帶領中國人向領袖行禮:“向我們的偉大領袖金日成主席鞠躬。”只是一鞠躬。事后她解釋,對待亡人才是三鞠躬,而朝鮮人民認為金日成主席永生。
這尊栩栩如生的蠟像,以及朝鮮人民對領袖的尊崇,感染了在場的中國人。從友誼館出來時,來自深圳的商人張先生說:“這種感情是真摯的。”
在社會主義朝鮮,制作這些偉大領袖蠟像的,則是數位中國人。
北京宋莊,金正淑蠟像制作者之一賈文龍。
“偉人蠟像館是講政治的”
在章默雷看來,西方無視中國的文化。“做的中國領導人蠟像根本不像,就是丑化我們中國人。”
章默雷身材魁梧,絡腮胡須,聲音洪亮。名片印著“中國偉人蠟像館館長”。金日成蠟像就是他領導的團隊制作的。“不光金日成蠟像,金正日蠟像,以及金正日的母親金正淑蠟像,也是我們制作并送給朝鮮的。” 2014年春節,站在北京建國門的辦公室,他回憶與朝鮮近20年的交往。
起初,章默雷努力尋找一種恰當的方式記錄1949年后的中國,他認為蠟像是最合適的藝術形式,可以讓偉人穿越時空來到今天。1993年他們獲準在中國革命博物館里建立一個偉人蠟像館,制作了10尊蠟像,包括毛澤東、鄧小平、周恩來、朱德、劉少奇、孫中山、宋慶齡、江澤民、魯迅、雷鋒。
爾寶瑞是偉人蠟像館的首席蠟像師,退休前是天津美術學院教授,具有嫻熟的寫實功底。他說&ldqu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