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簡政放權”,試點省緊擁市場貴州礦變
國務院新一批的“簡政放權”清單,讓煤炭礦業權審批管理改革試點省有了更大的改革空間,而作為試點省份之一的貴州,已經邁向了由市場而非政府配置礦產資源的深水區。這意味著礦產資源獲得將更公平、未來資源價格將真正由市場決定,權力尋租空間被大幅壓縮。
責任編輯:曹海東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彭揚剛 唐悅
對于貴州省不少煤礦投資人而言,煤炭礦業權審批改革遠不如已持續數輪的資源整合對他們的影響來得直接。
國務院新一批的“簡政放權”清單,讓煤炭礦業權審批管理改革試點省有了更大的改革空間,而作為試點省份之一的貴州,已經邁向了由市場而非政府配置礦產資源的深水區。這意味著礦產資源獲得將更公平、未來資源價格將真正由市場決定,權力尋租空間被大幅壓縮。
“親市場遠政府”
“是取消,不是下放。”指著辦公桌上一份文件上的小段落,貴州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王赤兵對措辭較起了真。
作為“簡政放權”改革承諾的兌現,國務院最近又拿出了新一批的“清單”——取消和下放64項行政審批事項和18個子項。其中就包括取消由國土資源部對礦業權投放計劃審批,以及取消由國土部審批的煤炭礦業權審批管理改革試點省煤炭礦業權審批項目備案核準。
所謂礦業權,簡單地說就是礦產資源的使用權,分為探礦權和采礦權,前者是指在依法取得的勘查許可證規定的范圍內,勘查礦產資源的權利;后者是指在依法取得采礦許可證規定的范圍內,開采礦產資源和獲得所開采礦產品的權利。礦業權雖然在政府行文、交易公告中被大量使用,卻沒有法律上的明確釋義。
在這些生澀的說法被解讀為中央向地方分權時,貴州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王赤兵看到的則是,煤炭這類礦產資源的配置日益“親市場而遠政府”。這意味著資源獲得將更公平,未來資源價格將真正由市場決定,權力尋租空間被大幅壓縮。
國務院“簡政放權清單”中所提及的煤炭礦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Ash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