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把脈】馮小剛為什么厭煩電影
馮小剛日前接受專訪時表示,春晚完了之后就想“待著”,“覺得跟這個世界沒什么可聊的了”,“只要是跟電影沒關系的事,都有意思”。一位導演居然把電影當作最沒意思的話題,對電影的厭煩表露無遺。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張照
如何能讓電影導演敬業、樂業,而不是皺著眉頭、滿腹牢騷地叫苦?
馮小剛日前接受專訪時表示,春晚完了之后就想“待著”,“覺得跟這個世界沒什么可聊的了”,“只要是跟電影沒關系的事,都有意思”。一位導演居然把電影當作最沒意思的話題,對電影的厭煩表露無遺。不細心體會他這番話后面難言之隱的人,也許會覺得,這個馮小剛不要說跟不上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敬業”要求,就離將近一個世紀前梁啟超說的“敬業”和“樂業”都差了很遠。
其實,梁啟超在《敬業與樂業》中所說的“業”并不只是人們一般所說的“工作”。“上級”安排或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