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李克強:2014年GDP增長目標7.5%左右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今年GDP預期增長目標為7.5%左右。李克強說,發展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必須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保持合理的經濟增長速度。經過認真比較、反復權衡,把增長預期目標定在7.5%左右,兼顧了需要和可能。這是連續第三年,政府將GDP增長目標定為7.5%。
圖為2014年2月12日,山東青島港外貿集裝箱碼頭車輛在運送集裝箱。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稱,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左右,M2預期增長13%左右。
李克強還提出,城鎮新增就業1OOO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和經濟發展同步。加強對增長、就業、物價、國際收支等主要目標的統籌平衡。
政府工作報告顯示,政府仍然將發展經濟做為重中之重。李克強說,發展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必須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保持合理的經濟增長速度。經過認真比較、反復權衡,把增長預期目標定在7.5%左右,兼顧了需要和可能。
李克強表示,把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左右,考慮了去年漲價翹尾影響和今年新漲價因素,也表明抑制通脹、保障民生的決心和信心。
汪濤:增長目標“有點激進”
這是連續第三年,政府將GDP增長目標定為7.5%。此前,有部分業內人士預計,鑒于當前巨量信貸,國企臃腫、行業產能過剩的經濟形勢,政府或許會降低增長目標,以換取改革的進一步推進。
對于這樣的數據組合,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在微博中寫道,經濟求穩,改革求進,穩是前提。政府不會容忍經濟大幅下滑(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也不會主動放水刺激(M2目標仍為13%,維持穩健的貨幣政策),經濟運行將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
據證券時報網消息,瑞銀香港經濟學家汪濤表示,考慮到改革議程和環保制約,中國7.5%的增長目標“有點激進”。汪濤認為,看起來中國政府仍然將增長放在首位,欲通過發展來解決其他問題。
而這一觀點也得到了另一位專家的認同,據新浪財經引至彭博社消息,法國農業信貸銀行香港策略師Dariusz Kowalczyk對表示,中國保持7.5%的增長目標不變令人失望。這意味著需要更多債務和杠桿水平。“我本以為中國將更關注遏制風險,他們卻關注了增長。”Kowalczyk說,“對長期展望不樂觀。如果沒有更低的增長,央行所謂去杠桿的目標就不可能。”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經濟學家們表示,雖然政府可以通過放開信貸閘門的方式使今年的經濟增長率達到8%,但是這種方式將導致整體經濟和影子銀行的債務問題惡化。許多經濟學家認為,鑒于當前的經濟形勢和改革的必要性,更為現實的目標是7%,甚至6.5%。
與經濟相關的幾個數字
李克強在2014年對進行總體部署時強調:
今年擬安排財政赤字13500億元,比上年增加1500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赤字9500億元,由中央地方發債4000億元。財政赤字和國債規模隨著經濟總量擴大而有所增加,但赤字率穩定在2.1%,體現了財政政策的連續性。
貨幣政策要保持松緊適度,促進社會總供求基本平衡,營造穩定的貨幣金融環境。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適度增長。今年廣義貨幣M2預期增長13%左右。要加強財政、貨幣和產業、投資等政策協同配合,做好政策儲備,適時適度預調微調,確保中國經濟這艘巨輪行穩致遠。
今年進出口總額預期增長7.5%左右。要穩定和完善出口政策,加快通關便利化改革,擴大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實施鼓勵進口政策,增加國內短缺產品進口。擴大全方位主動開放。堅持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推動服務業擴大開放,打造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使中國繼續成為外商投資首選地。
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再推出一批民間投資示范項目,優化投資結構,保持固定資產投資合理增長。中央預算內投資擬增加到4576億元,重點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業、重大水利、中西部鐵路、節能環保、社會事業等領域,發揮好政府投資“四兩撥千斤”的帶動作用。
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強化環保、能耗、技術等標準,清理各種優惠政策,消化一批存量,嚴控新上增量。今年要淘汰鋼鐵2700萬噸、水泥4200萬噸、平板玻璃3500萬標準箱等落后產能,確保“十二五”淘汰任務提前一年完成,真正做到壓下來,決不再反彈。
在房地產調控方面,年內基本建成保障房480萬套。今年將針對不同城市情況分類調控,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產權住房供應,抑制投機投資性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變革。加大節能減排力度,控制能源消費總量,今年能源消耗強度要降低3.9%以上,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量都要減少2%。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