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兩會特別報道】中央巡視組“打虎”記
2013年夏秋,中央派出20個巡視組,分兩輪對20個地區和部門進行巡視。巡視發現,“領導干部利用職權和職務影響為親屬子女經商提供便利”等問題層出不窮,一些副部級以上官員因巡視組而落馬。個別談話、來信來函和接待來訪是巡視組發現真相的三大手段,中央授權的大小直接影響著巡視組巡視的力度和方向。
責任編輯:南方周末編輯部
2014年1月13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王岐山代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作題為《聚焦中心任務創新體制機制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工作報告。
“有些地方的黨委政府領導,會找人打聽巡視組的動向。”
“有些干部對某個領導不滿意,可是組織找他談話了解這個干部情況時,他反倒說這個人的好話,好讓他早點調走。”
中央授權的大小直接影響著巡視組巡視的力度和方向。
被巡視診出的“官病”
2014年3月4日,國土資源部的官網首頁,已找不到中央第三巡視組四天前反饋的該部查案不力、用人不當等問題的信息了。網站首頁的要聞頭條,是部長姜大明2月28日出席某次會議的消息。
四天前,中央第三巡視組組長楊曉渡與姜大明坐到了一起,召開巡視結果反饋會。4個月前,他們曾坐在一起開巡視工作動員會。
楊曉渡在反饋會上措辭嚴厲:國土部存在抓業務和抓黨風廉政建設一手硬一手軟、對權力監督制約不到位、對違紀違法案件查處不力、個別干部使用不當等問題,此外還收到反映該部一些領導干部問題的線索,已轉中紀委、中組部處理。
對于2013年中央巡視組的工作,“說得狠”不算什么,更狠的是直接一些副部級以上官員因巡視組而落馬。
2013年10月28日,中紀委發布消息,新晉貴州省委常委的遵義市委書記廖少華,因涉嫌嚴重違法違紀被立案調查。11月初,中紀委副書記張軍公開表示:“廖少華嚴重違法違紀案,就是巡視中發現的案件,移交給中紀委后,中紀委優先辦理。”
2013年夏秋,中央派出20個巡視組,分兩輪對20個地區和部門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巡視。中央巡視組以嶄新而強勢的形象,“發現問題,形成震懾”的“新巡視觀”,引起舉國關注。
2013年9月和2014年2月,中紀委相繼公布了兩輪巡視結果。巡視發現,“領導干部利用職權和職務影響為親屬子女經商提供便利”、“基層腐敗案件高發多發”、“領導干部被指搞權錢交易”等問題層出不窮,用人不當不規范則是各地通病。
在湖北,杜德印率領的中央巡視組發現個別領導干部以權謀私、少數領導干部存在片面的政績觀等問題。在重慶,徐光春率領的巡視組發現對一把手管理監督不到位、個別領導干部信念動搖、思想滑坡、道德失范、“蒼蠅”式腐敗比較突出等問題。
巡視組發現,各地官員以權謀私現象較為突出。江西、三峽集團、湖南等地的官員均被查出有“親友插手工程建設”、“利用職權和職務影響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