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兩會特別報道】財稅改革:倒逼進行中

預算改革、稅制改革和財政體制改革,是財稅改革的三大切口。但現在,這場傷筋動骨的大改革才剛剛開始,幾乎每項政策變化都在倒逼下一項改革。

責任編輯:李梁 史哲 肖華 何海寧 顧策 溫翠玲

預算改革、稅制改革和財政體制改革,是財稅改革的三大切口。但現在,這場傷筋動骨的大改革才剛剛開始,幾乎每項政策變化都在倒逼下一項改革。

四個月前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了“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因此,在2014年兩會上,財稅改革是最熱門的議題之一。

預算改革、稅制改革和財政體制改革,是財稅改革的三大切口。

地方財政改革箭在弦上

對地方政府來說,眼下的好消息可能有兩個,一是地方債可能于今年開閘;二是省級以下財政體制改革會啟動。

3月4日,全國政協委員、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在向政協會議提交的提案中表示,中國的市政債券應由真正使用資金的城市政府自主發行。

此前,三中全會明確了“允許地方政府通過發債等多種方式拓寬城市建設融資渠道”。

這幾乎是一次不能不做的改革。因為地方債務正在積聚著巨大的風險。

2013年底審計署公布的全國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顯示,截至2013年6月末,全口徑地方政府性債務合計17.89萬億,其中地方政府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較2010年底增加159.91%,其或有負債風險敞口明顯擴大。這一結果表明,若現行政策不變,各種地方融資平臺、影子銀行的風險只會越來越積聚。

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認為,由于期限錯配問題,47%的地方債有集中到期風險,短期內的解決方案一是嚴肅財經紀律,重新劃分事權;二是把負債與財政剝離,地方融資平臺企業化,變成企業負債;三是真正的財政債展期問題資產證券化,用長期債券市場發展來替代現有地方債。

但如何規范地方債的發行,尚需充分討論。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黃建初2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