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大樹,是否就是一棵大樹
他是有志于新聞的年輕人的良師益友。他要教會他們在一個大的名利場和絞肉機里,如何保持真誠、質疑和必要的憤怒。
當你見到白巖松,你會立即明白,“國字臉”是個什么意思。那幾乎就是國家的臉譜。
他很早就結婚。妻子知書達理,兒子活潑可愛。30歲得子。近些年來他參與了所有的大型新聞的直播,他很少出錯,值得領導和同事們信賴。
天天可以在電視上見到他。除卻隱私,他的個人生活大白于天下。他是蒙族人,為人正直,坦誠,盡量地和人相處好,是性情中人,喜歡喝酒,卻往往彬彬有禮。他從事著一個不能時常笑的工作,十分嚴肅甚至有刻板的嫌疑,然而私下里,他熱情、善意,親和,睿智,善于自嘲,他有足夠的幽默感,他思考,也痛苦,也急噪,也快樂,但是有分寸。
偶爾,他會擔當全國十大杰青,或者“青年領袖”一類讓人心生虛榮的頭銜。他是優秀主持人,亦莊亦諧。
他年幼失怙,年輕時極瘦,瘦得像那些60年代的年輕人。那些68年出生的人都曾意氣風發,胸懷理想,愿意和國家同呼吸,共患難,而他們的理想和激情,往往會被一個夏天就打擊得七零八落。他們青年時期的欲望和理想,在上世紀90年代的激烈斗爭,和經年的失眠,脆弱的神經糾纏一起,至今未能完全平息,而中年就如期來臨。
39歲,他依然會引用海子的詩歌,來印證他的情懷。他會感動于一張照片,一句話,一個微小的細節。甚至會因此流淚。
總而言之,在主流的人群中,白巖松幾乎符合了所有的主流價值觀。他是有志于新聞的年輕人的良師益友。他要教會他們在一個大的名利場和絞肉機里,如何保持真誠、質疑和必要的憤怒。他表示等他年老了他要回去教書,他要做一個讓人快樂的老頭子。
活在光天化日之下,白巖松讓人毫無懸念。
但他依然堅持:我是主流中的非主流。他必然要面對來自公眾的質疑和猜想:在一個龐大、復雜的央視體制下,他有無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的感覺?他究竟有無痛苦和分裂感?他是否矯飾過他的本來面目?他是否人格一致?
他的一名同事說,“作為既得利益者,這必然會妨礙他的表達?!辈稍L過程中,他依然會跟你談論:道德,人格,理想,激情這類大詞。在他可以操控的語言范圍內,他輕松自如,交流順暢, “別以為背靠著大樹,你就是一棵大樹”——對自我的認識相當貼切,時不時拋出類似警句名言的句子。這時候你難免心存狐疑:這是矯飾,還是本心?
記者問,你是否善于溝通?
白巖松回答:“我不一定善于溝通,但我善于和不需要溝通的人溝通?!蓖瑯拥貦C智聰明。
在體制內成長,備受體制壓抑的同時,也接受了體制所賜的平臺,白巖松始終在積極利用自己的才干和熱情尋求更有效的方式,進行溝通和突破。
許多年前,白巖松早就知道,這不是一個英雄時代,而是一個平民時代,而他也只有正視他人,不驕不躁,才可能獲得親和力。從這一點來講,白巖松驗證了古人的話:識時務者為俊杰。
本文來自(南方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