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執于見】仁必須守著
“文革”時代,中國鮮矣仁。對仁的革命導致了文明的黑暗。文明具體到一個時代,就是文化。天人合一,文在中國不是抽象的,不是教堂里面的經書,它是文字語言、經典,也是傳統、歷史、存在方式、生活世界的種種細節。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張照
世界無論如何進步,仁是不會進步的
文明一詞中國獨有。直接講,就是以文來照亮。照亮什么?人性。人性是什么,孔子早就說了,仁者人也!在中國,人就是文明的親在(借用海德格爾的術語)。
最近時代,不仁者層出不窮。輿論抨擊那些制造毒食物者、制造污染者、暴力拆遷他人家園者……但很少涉及這些現象的根本——不仁!
“文革”時代,中國鮮矣仁。對仁的革命導致了文明的黑暗。文明具體到一個時代,就是文化。天人合一,文在中國不是抽象的,不是教堂里面的經書,它是文字語言、經典,也是傳統、歷史、存在方式、生活世界的種種細節。文制約規范著人的存在。文化在中國營造出一種宗教般的世俗的引導監督控制系統,潛移默化,“百姓日用而不知”。任何事情都必須“仁”“生生”&ld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