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得罪“神仙”咋辦
要是領導們能有“我是管企業的”到“我是為企業服務的”這一轉變,那就更是企業的福音了。
責任編輯:史哲 戴志勇 蔡軍劍
回應“接待工作更難了”
我曾在一家民企任職,每逢領導下來視察,倍感“壓力山大”。在重要的視察團到達前,當天會有N輪“預備視察”,市委辦、市府辦、縣委書記、縣長、常務副縣長、分管工業副縣長、縣委辦、縣府辦、黨工委書記等紛紛來“打前站”,且每位領導都極其重視接待細節,小到大門口的一處紙屑、行走通道上一個不甚美觀的垃圾箱,都可能過問。一次觀摩前,常務副縣長要求講解靠牌的擺放方向要與大門平行,但后來管委會主任要求傾斜為喇叭口。為安全起見,我們做了折中處理,把靠牌略微傾斜為一定角度。
一般來說,企業之重視接待工作,就怕今天接待不周,明天辦事遭殃。民企經營涉及部門很多,環保、國土、供電、安監,哪一路神仙都得罪不起啊。我聽朋友說,杭州市長張鴻銘最近去一家民營企業視察時,就沒有標語橫幅,沒有地方領導陪同,只帶了秘書長、經濟部門的領導面對面與企業家們溝通。呵呵,那敢情好!領導視察真能這樣輕車簡從,也就是給企業減壓減負增動力了。當然,要是領導們能有“我是管企業的”到“我是為企業服務的”這一轉變,那就更是企業的福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