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長:我們是貿易大國,但并不是貿易強國
“據不完全統計,我們國家7億多就業人口當中大概4個人當中就有一位是直接和間接地從事對外貿易的?!薄虅詹坎块L高虎城。
在江蘇連云港港口新東方集裝箱碼頭外貿出口區堆放著等待裝船出口的貨物
據新華網消息,3月7日上午9時,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在梅地亞多功能廳就“商務發展與對外開放”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我們是貿易大國,但并不是貿易強國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和國際在線記者:我的問題是關于中國外貿情況的。2013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大國,但是有說法稱我們現在還不是第一強國,請問您對此怎么看?另外我們采訪的一些企業也透露,今年2月的外貿情況并不樂觀,請問您如何判斷2014年整體的外貿形勢?
高虎城:如果按照我們現在掌握的資料來看,4.16萬億美元的進出口總額,約占2013年全球貿易的12%,中國已經成為120多個國家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就國內而言,2萬多億美元的出口,為國內的就業和稅收乃至于各個方面的經濟發展都做出了重要貢獻。以就業為例,據不完全統計,我們國家7億多就業人口當中大概4個人當中就有一位是直接和間接地從事對外貿易的。
我們看到這個變化的同時,有一個事實也是客觀存在的,我們是一個貿易大國,但并不是貿易強國。這主要在幾方面,我們的出口產品當中,絕大部分附加值比較低,自有品牌比較少,在全球的營銷網絡和營銷方式也是比較滯后的。這是我們下一步由一個貿易大國邁向貿易強國當中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實際上是調整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過程。
關于今年的外貿形勢,從國際的需求來看,我們的分析是,應當說2014年國際經濟保持了繼續復蘇的勢頭,特別是發達國家經濟開始復蘇,需求會緩慢增長,這對中國的出口來說是有幫助的。另外從新興經濟體來說,雖然由于這樣那樣的原因,出現了經濟放緩的狀況,但是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基本面還是良好的,是有能力克服目前遇到一些困難,逐漸使自己的經濟在2004年有所回升和好轉。
從國內的競爭條件來看,我們認為,有兩個方面是有利因素,一個是我剛才給大家介紹的,關于企業在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外貿企業內生的調整和自己內生的發展動力的變化,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產品結構和市場結構、營銷戰略上看得出來。另一方面是體制和機制的創新,這方面將會激發企業的制度紅利,使企業的競爭力能夠得到進一步提高。所以,綜合分析2014年整個國際市場形勢,我們對2014年中國外貿實現7.5%的增長是充滿信心的。
形成可復制、推廣的上海自貿區試驗田
上海電視臺第一財經頻道記者:我們這段時間常常聽到一個詞就是上海自貿區,社會對上海自貿區的關注度非常高,期望值也非常高。最近有一些聲音質疑說我們目前的優惠政策不足,不知道高部長您是怎么看待這樣的問題?同樣,我們最近也常常聽說到一些粵港自貿區PK上海自貿區諸如此類的話題。我想了解一下,目前我們國家是不是有計劃在其他地區進行類似于上海自貿區這樣的試驗?
高虎城:建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根本目的是為了下一輪的擴大開放做一個試驗,也是為下一輪的改革開放形成可創造、可復制、可推廣的體制機制的試驗田。
這個試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