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馮驥才說,文化最需要的是創新。文化產業需要特殊的、符合大眾需求的、適合市場的文化創新。目前這方面人才缺乏。很多地方政府急切地把文化產業和他們的政績結合起來,文化產業園比文化產業大,動漫基地比動漫作品多,這都需要改正。
2014年3月9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新聞中心在北京梅地亞中心舉行記者會,馮驥才、秦大河、徐輝、鐘秉林、劉玉村就文化、教育、就業社保、醫衛、生態環境保護等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新華網報道,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3月9日上午舉行記者會,五位政協委員回答記者提問,暢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出席記者會的政協委員分別是: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中國科協副主席秦大河、民盟中央副主席徐輝、北京師范大學原校長鐘秉林、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院長劉玉村。
馮驥才:文化需要創新、文化遺產保護政府要有作為
回答文化產業發展問題時,馮驥才說,文化最需要的是創新。文化產業需要特殊的、符合大眾需求的、適合市場的文化創新。目前這方面人才缺乏。很多地方政府急切地把文化產業和他們的政績結合起來,文化產業園比文化產業大,動漫基地比動漫作品多,這都需要改正。
關于文化遺產保護,馮驥才說,國務院批準公布了1216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80%以上的“非遺”項目沒有專家保護,沒有監督機制,這是文化遺產保護面臨的最大問題。
談到農民工的文化權益時,馮驥才說,要關心農民工的精神生活。在城鎮化進程中,不僅要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更要研究、幫助他們建立新的文化精神生活。
秦大河:消滅霧霾要調整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
秦大河分析了霧霾形成原因:中國以煤為主要能源,很長時間里煤占能耗的比例約為70%;鋼鐵、石灰、水泥等產業高能耗、高污染;大量汽車尾氣排放;北方處于溫帶季風氣候區,揚塵本就高于南方,加上建筑工地作業造成的揚塵,增加了霧霾發生幾率。
秦大河列舉了美國、英國等國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出現霧霾后通過立法改善環境的經驗,認為中國政府近年在環境立法方面比較積極,最近的環境保護法修訂案已涉及細顆粒物排放和區域聯防問題。但還有很大難處,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很難短時間內改變。
秦大河指出,解決霧霾天氣取決于能源結構的變化、產業結構的變化以及全體人民的共同努力。當務之急,是要有自己的綠色產業和技術,以提高單位能耗的產值,降低霧霾天氣和二氧化碳排量。
徐輝:破解養老靠三股力量
回答養老的問題時,徐輝說,國家長期健康穩定可持續的發展是解決養老事業問題的總鑰匙。要為老年人建立更多的安全保障網。要推進制度銜接,如中央和各地方的養老保障網銜接、城鄉居民的養老保障網銜接、職工養老保險銜接等。
徐輝說,破解養老難題要靠三股力量:一是靠政府的力量。政府在規劃和財政中應安排更多的財力發展老年人事業。二是國家制定相關政策,在稅收、財政補貼、土地等方面支持養老事業。三是依靠法律力量,規定個人在養老方面承擔必要責任。
鐘秉林:對自主招生監管 拓展優質教育資源
針對高校自主招生中存在的問題,鐘秉林認為,自主招生的試點還應繼續推進,但要解決兩方面問題:一是試點學校要根據自己的人才培養目標,明確自主招生的選拔標準、選拔方式和測試方式。二是加強監管。對于違背教育公平的現象要嚴肅處理,對有關人員問責,對有關學校暫?;虺蜂N試點資格。提高招生信息透明度,接受社會和媒體的監督。
談到教育公平時,他提出,教育公平不等于平均。理想狀態是人人能夠接受適合自己的教育。目前教育領域的一個主要矛盾,是優質教育資源短缺,好學校太少,滿足不了老百姓的需求。要拓展優質教育資源,多辦好學校。精良的教師隊伍、優良的辦學傳統、校風學風和校園文化的形成,不可能短時間實現,也不可能用錢堆出來。
劉玉村:患者應尊重醫生 醫生要懷仁愛之情
在回答醫患關系問題時,劉玉村說,現在的醫患關系總體尚可、部分緊張、局部惡劣。但正因為這些局部的惡劣事件,讓700多萬醫務人員覺得每天都面臨風險?;颊邞搼阎次分那筢t問藥,應該尊重醫生。醫生也要對病人懷有仁愛之情,并體現在行動上。
劉玉村表示,應健全符合醫務人員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他說,很多公立醫院院長都對醫生多點執業持開放心態。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