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書摘(20140313)
張靜如先生今年已經81歲,他在回憶錄《暮年憶往》中記錄了很多求醫問藥的經歷。。張先生總結一生看病的經驗,認為看病最好找35-45歲以下的副主任醫師,一般不要找主任醫師。個中原因,他在書里賣了個關子,“這是有道理的,但不好說,說明白容易引起誤會,就不說了?!弊x者只能自己去體會了。
責任編輯:劉小磊
《草色連云》。
為嚴嵩一辯
顧誠先生對明代人物的看法,有不少與傳統觀點迥異,但他的論證都很周密,使人讀后不能不同意他的看法。1995年,他參加香港大學召開的明史國際討論會,提交了一篇討論《明史·奸臣傳》的文章(收入《明朝沒有沈萬三》,光明日報出版社,2012),指出清朝統治者修《明史》,其著眼點與其說是為明朝留一部信史,毋寧說首先是為了自己的政治利害考慮??滴趸实凵钪\遠慮,知道自古沒有不亡之國,多次指示史臣不要把明朝的皇帝說得太壞,以免“本朝”顛覆之后,史家秉筆直書,落個千古罵名。纂修明史的史臣遵照這一旨意,盡量少寫明朝皇帝的陰暗面,而將明亡的責任推在臣子身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