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遠見】從訴訟走向調解與仲裁——美國如何對治醫患矛盾
1970年代起,美國醫療訴訟及糾紛數量開始激增。然而,醫療訴訟之耗財費時有目共睹,訴訟公平問題經常被人詬病,醫生不得不進行各種沒必要的化驗、檢查、回避高危病患、推卸責任。在這種情況下,“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成為了美國解決醫療糾紛的新希望。
責任編輯:陳斌 實習生 林寶玲
醫療糾紛之所以成為一個世界性問題,其根源在于臨床醫療差錯極其頻繁且不可避免。
按照美國醫學研究所1999年發布的報告透露,美國每年約有9.8萬人死于可預防的醫療差錯?!睹绹t學協會雜志》(JAMA)指出由于醫療疏忽、用藥疏忽以及藥物或手術不良反應,每年導致22.5萬人死亡,位列美國第三大死因?!队t學期刊》(BMJ)則估計美國每年誤診致傷致死實際人數為8萬—16萬。無論哪組數據,都足夠觸目驚心。
伴隨著1960年代的醫療改革,美國進入了“消費者意識覺醒時期”,在專業律師崛起的市場環境中,商業關系籠罩下的醫患矛盾破土而出。媒體紛紛報道患者因醫療訴訟獲得天價賠償,激發人們“中彩”的心理。
以上種種因素導致了1970年代起,美國醫療訴訟及糾紛數量開始激增。據統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