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網絡“整治”背后的權力機構 互聯網管理20年變遷
“社交網絡的發展帶來機遇,同時也對開展輿論引導、規范網絡傳播秩序帶來了新挑戰?!边^去20年里,中國互聯網管理一直隨著網絡發展不斷調整,從協調小組到領導小組,經歷了由虛到實、由弱到強的轉變。
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3年8月,因涉嫌制造網絡謠言,傅學勝被上海警方依法刑拘。當時,力度空前的打擊網絡謠言專項行動正在全國展開。
“中國正處在社會矛盾凸顯期,各種社會思潮和價值觀念相互激蕩”,“社交網絡的發展帶來機遇,同時也對開展輿論引導、規范網絡傳播秩序帶來了新挑戰。”
過去20年里,中國互聯網管理一直隨著網絡發展不斷調整,從協調小組到領導小組,經歷了由虛到實、由弱到強的轉變。
那些專門做網絡盜號生意的人要小心了。從2014年3月底到12月,工信部、公安部將聯合開展以打擊網絡盜號為主的專項治理行動,“保護網民財產安全”。
消息是從3月13日在北京舉辦的一場網絡安全專項研討會上傳出的。據北京電視臺報道,為了實現標本兼治,預計今年將出臺個人信息安全領域的相關法規。
這距離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簡稱“中央網信小組”)成立不過半月有余。2月27日該小組在北京成立,組長由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擔任。
鮮為人知的是,互聯網管理早前的領導者是一個少為人知的臨時性機構:全國互聯網站管理工作協調小組(簡稱“互聯網協調小組”)。
今年是中國接入國際互聯網20周年。從最早打擊境外勢力、“黃賭毒”,到今天打擊網絡盜號,20年里,中國互聯網管理一直隨著網絡發展不斷調整打擊目標。從最早的“協調小組”到現在的“中央領導小組”,網絡管理的力度經歷了由虛到實、由弱到強的轉變。
高規格、常態化
中央網信小組辦公室主任由國新辦副主任、國信辦主任魯煒擔任。最近兩年的網絡整治行動中,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信辦)頻頻出現在公眾視野,常常扮演著網絡整治行動發起者和協調者的雙重角色。
但在2011年國信辦誕生之前,互聯網管理工作往往由“互聯網協調小組”領導。
誕生于2006年的“互聯網協調小組”規格也不低。成員單位包括信息產業部(工信部前身)、國新辦、教育部、公安部、國家保密局、解放軍總參通信部等15個部委和軍方機構,負責指揮的則是中宣部,辦公室設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