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危機“死結”如何化解?
在當前,烏克蘭前途直接關乎中國外交“西進”的前途以及聯動影響中國在東面亞太地區的安全環境;在中長期,它關乎隨著北約的進一步東擴,中國西部戰略緩沖地帶的縮小,尤其是在當前亞太地區困難的安全格局和形勢下。
責任編輯:曹辛 助理編輯 溫翠玲
當地時間2014年3月17日,烏克蘭Strilkove,烏克蘭士兵在靠近克里米亞地區的邊界檢查站附近執勤,士兵在附近挖掘戰壕。
盡管普京2014年3月17日與克里米亞政府簽訂了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的條約草案,但各種信息來源和客觀事實表明:克里米亞最終前途仍未有定論,當前烏克蘭局勢還在演變中。而烏克蘭前途對中國的意義絕非僅僅軍事產品合作或者租借烏克蘭西部300萬公頃的農業用地那樣簡單,在當前,它直接關乎中國外交“西進”的前途以及聯動影響中國在東面亞太地區的安全環境;在中長期,它關乎隨著北約的進一步東擴,中國西部戰略緩沖地帶的縮小,尤其是在當前亞太地區困難的安全格局和形勢下。
烏克蘭局勢演變:真的還要看
當前烏克蘭的最新局勢似乎打上了“死結”:3月17日,普京和克里米亞政府簽署了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的條約草案,美歐也啟動了對俄羅斯的制裁,奧巴馬還將于下周前往歐洲,和除俄羅斯以外的八國集團國家共商對付俄羅斯大計。
但這一切只是表象。從普京來看,3月17日和克里米亞簽署的條約草案要最終生效,在俄羅斯國內還有不少程序要走,包括聯邦上院、下院杜馬、憲法法院的同意和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三分之二委員的通過等等,這使得普京處理事情的回旋余地非常大,時間也很充裕。最根本的是,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并不能解除俄羅斯對其西部安全環境的擔憂,解決這一問題的唯一辦法是整個烏克蘭在東西方之間保持中立,因為烏克蘭比克里米亞大得多,只要烏克蘭不中立,最后倒向西方甚至加入北約,即便克里米亞并入俄羅斯,其西部安全緩沖空間也一樣會喪失,屆時美國可以把飛機直接開進同為北約盟國的烏克蘭。因此喪失烏克蘭而獲得克里米亞,是下下策,對俄羅斯西部安全環境意義不大。
當然普京還有一張牌,就是發動第聶伯河以東俄羅斯居民占多數的東烏克蘭地區的俄羅斯兄弟上街,或者再搞公投,可是即便烏克蘭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