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刀砍向機動車 灰霾攻陷巴黎
在機動車是否該為灰霾埋單這一話題上,當北京吵得不可開交時,法國把治霾大刀砍向了機動車。雖然也罵聲一片,但其細致的做法、媒體的議論等,無疑為中國提供了他山之石。
責任編輯:何海寧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彭揚剛 唐悅
2014年3月17日,巴黎警察在查扣違規車輛。后面的路牌上寫著,17日5:30之后雙號牌照禁止通行。
在機動車是否該為灰霾埋單這一話題上,當北京吵得不可開交時,法國把治霾大刀砍向了機動車。雖然也罵聲一片,但其細致的做法、媒體的議論等,無疑為中國提供了他山之石。
PM10日均濃度超過80微克/立方米(單位同下),意味著什么?
在中國,這意味著空氣質量可以為“良”;而在法國,這意味著超過了規定警戒線,已是民怨鼎沸,需要政府出招了。
2014年3月6日開始,法國巴黎等地正在上演一出治霾風波。巴黎空氣質量檢測機構Air Parif公布的數據顯示,巴黎空氣質量連日下降。
一家法國電臺還以美國駐華使館的數據作為參照系,認為巴黎污染已超過北京,例如,在3月13日,巴黎PM2.5日均濃度為75.1,而北京才只有22.2。
巴黎路邊警示牌紛紛亮著重度污染警告,法國政府也祭出了治霾大招,招招劈向了機動車。
限行一天
2014年3月13日,巴黎大區主席和法國生態部部長馬爾丹聯合宣布,從14日開始,巴黎大區公用交通全部免費,其中包括市內公交、城際快車等,免費交通持續到巴黎大區空氣污染警報解除。
巴黎市政廳出臺緊急機動車限速令,巴黎城際公路時速被限制到60公里。為了激勵市民使用公共交通設備,市政廳推出居民樓免費停車令,另外免去了公用自行車和電動汽車的租賃費。
“免費”無疑很受民眾歡迎,但另一個大招“限行”,卻是一波三折。
馬爾丹表示,如果污染持續,政府很可能會推出單雙號限行。“限行是無可奈何,沉重的決定。”馬爾丹對當地媒體稱,希望得到法國民眾的支持和理解。
在1997年秋季,法國實行過一次限行。時隔17年,限行被再度提上政府日程表。
這一消息立即成為輿論焦點,不少機動車的民間協會憤怒不平,“四千萬機動車主聯合會”指責政府限行措施是“無法實施的”、“愚蠢的”,更有反對聲音稱這是政府的拉票手段。
法國即將舉行地區選舉,社會黨政府陷入兩難困境:對空氣污染坐視不理,民眾會質疑;但如果推出限行措施,肯定也會遭來怨氣,勢必影響選舉結果。但社會黨結盟的綠黨,是限行的支持者,而后者在民間的影響力正在不斷擴大。
法國政府最終宣布“終極治霾攻略”:限行。從2014年3月17日5:30開始,巴黎大區以及周邊三個行政區只有單號牌照才能通行,如果污染不減,次日繼續限行。法國總理埃羅希望法國民眾“能夠顧全大局,弘揚公民精神”。
反對黨的攻擊在所難免。“裝點門面”、“無辜民眾受罪”等言論撲面而來。
法國政府預料到難度,已在方案上做了調整,如車上載有3名乘客(包括司機)的雙號牌照車可以通行。當天,巴黎警察局還動員了700名交警維護秩序。另外,交通部門增加了運營力度,避免出現擁擠。
17日限行一天之后,總理和生態部長均對結果表示滿意,并贊揚了巴黎市民的合作精神。據媒體初步統計,在開出五千多張罰單的代價之下,90%穿行于巴黎的機動車都是單號牌照。而據巴黎警察局統計,巴黎堵車隊伍長度比平時縮短兩倍多,巴黎市區的重要樞紐均未出現特別擁擠的現象,PM10日均濃度下降到58。限行就此結束。
該不該限行?
此次限行成為法國媒體討論的熱點。
《費加羅報》經濟專欄點評了“限行”的大贏家,文章盤點了租車公司、拼車服務網站、出租車行業,最后很諷刺地加了一個政府——交通罰款最終都流入國庫。
有媒體則質疑免費交通的合法性。限行是有法律授權,但免費公交則無法可依。每天免費公交耗資高達四百多萬歐元,4天費用高達1800萬歐元。媒體報道稱,雖然巴黎公交總工會表示會為其埋單,但記者問起細節時,相關部門開始踢皮球。
更多的法國媒體關注的是限行對減少污染源的貢獻率。不少媒體指出,柴油發動機汽車在法國所占比例很高,如果排放細微顆粒的柴油發動機汽車才是霧霾“元兇”,那么政府把矛頭指向所有機動車的限行措施則是盲目的。
媒體也挖出了1997年的限行效果。據Air Parif的歷史測評結果,該次限行對減少污染有一定貢獻,限行一天,減少20%的污染。但直至今日,該結果依然存在爭議。
法國學界和歐盟亦在關注法國限行。
“法國政府現在采取的單雙號限行措施是有必要的。”法國社科院跨校大氣系統實驗室主任貝科曼告訴南方周末,巴黎大區目前主要的顆粒污染源來自機動車尾氣排放、農業生產以及住房供暖/第三產業。連日來,巴黎受反氣旋的影響,無風少雨的氣候造成污染物囤積。
“歐洲西部好幾個國家均受到霧霾的影響。”貝科曼說,“如果能根據預測的氣象條件,提前采取措施,效果會更好。另外,法國單方面的應急措施也是不夠的,如果能聯合荷蘭、比利時、德國部分城市同時采取綜合措施,效果會更好。”
歐盟環境部發言人翰儂對法國的限令措施也給予了肯定。他同時也表示,空氣污染是個結構性問題,所以要從所有污染源進行全面考慮,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
這正是法國跨行業大氣污染研究技術中心主任布堂格關注的重點。布堂格告訴南方周末,法國有一半以上的汽車使用柴油發動機,并且老式柴油發動機汽車缺乏高性能的減排過濾裝置,成為機動車主要的污染源。不過,機動車并非法國大氣最主要的污染源,從全國范圍看房屋供暖/第三產業和工業的空氣污染貢獻率要高于機動車尾氣。
就在法國輿論開始像中國一樣討論霧霾之際,法國三個生態協會準備聯合狀告霧霾“元兇”。代理律師拉佛爾戈對南方周末表示,被告可能是國家,可能是地方政府,也可能是法國的汽車制造商。“我們希望國家在這方面能夠盡快采取措施,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