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一座特大城市與暴雪的戰爭

兩位不速之客演繹出56年來最強烈的東北和華北特大暴雪和降雨災害天氣,在遼寧留下了60億立方米的暴雪……
 ?。吃拢橙?,兩位龐大的“不速之客”出現在遼寧上空。雙方勢均力敵,等待握手交鋒。
    當天,氣象部門發布寒潮警報,“3日夜間到4日白天,沈陽陰有雨夾雪轉暴雪,偏北風5~6級轉6~7級, 早晨最低氣溫-4℃,白天最高氣溫0℃”。 
    對于見慣了“風雪交加”大場面的720萬沈陽市民來說,以為這只不過是一則普通的下雪天氣消息,絕大多數人并沒有留意其中的不妥。
    可這兩位客人卻大有來頭:來自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強冷空氣和一路北上的江淮暖濕氣流,隨后雙方劍拔弩張,一起演繹出56年來最強烈的東北和華北特大暴雪和降雨災害天氣。
    戀戰近24小時后,雙方在遼寧留下了60億立方米的暴雪,方才抽身離去。

                                                        暴雪下沈陽   王德琨/圖

220路公交車
    凌晨5點,蘇學軍像往常一樣準時起床,他要提前一個半小時到公司,查看車況。35歲的蘇學軍是沈陽220路的公交司機,220路是市內一條主要公交線路,從金山小區循環發往沈陽站。
    6:30,上班的路上已經有一層薄薄的雪,“雪粒子”打在臉上火辣辣的疼。蘇學軍每天晚上11點才能下班,沒有看電視天氣預報的習慣。對于一個有14年駕齡的老師傅,他默默告誡自己雪天路滑,開車小心。
    7:00,蘇學軍開著第一班220路公交車出車,車上二十來人,大部分是學生。路上雪不多,車轍壓一下就化了,但他還是緊握方向盤、放慢速度。3月4日這天正好元宵節,下雪倒是應驗了古諺“正月十五雪打燈”的“好兆頭”。
    但暴雪的肆虐還在升級,頃刻將“好兆頭”化為烏影。這天上午,沈陽中心氣象臺在半小時內連續發布三次預警信號,預警等級也從藍色迅速上升到紅色。上午10時,遼寧省各市氣象局宣布啟動遼寧省氣象災害Ⅱ級應急預案。
    220路車上的蘇學軍并不知道什么是“氣象災害的應急預案”,但清早的好運隨著預案啟動結束了。上午10點,當220路第三次行駛至中山廣場時, “我一打輪兒感覺不對,已經晚了?!碧K學軍說,“車頭甩到馬路邊,車熄火了,困在雪里?!?BR>    蘇學軍借來一把鐵鍬試圖鏟雪救車,就像希臘神話中不斷“推石上山”的西緒弗斯一樣,他每鏟一鍬雪,馬上“狂風裹暴雪又填滿了”。三個小時后,他決定放棄。此時,大汗淋漓的蘇學軍,頭發結冰“就跟噴了發膠似的,一碰就成坨往下掉”。和蘇學軍的遭遇相似,一早全市有超過1000臺公交車因暴風雪“趴窩”在馬路上。
沈陽中心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韓江文說的是惡劣的兩股氣團,但氣象預測越是提前難度越大,不確定因素就越多。
    之前的3月3日下午,遼寧省氣象局進行天氣會商后,向有關部門報送“我省將有一次明顯降水和寒潮天氣過程”的決策信息。下午6時,沈陽市除雪指揮部根據預報發布特級除暴雪預警令,啟動城市除暴雪預案,全市除雪人員、設備嚴正以待。

雪封盛京
    “下雪了!”3月4日凌晨3時20分許,當監測人員觀察到“第一片雪花”自天而降時,指揮部一片忙碌,大屏幕上傳來全市150多處監控點傳回的雪情畫面。
    東陵區泉園環衛所環衛工人張錫元是凌晨4點開始,和11560名同事同時出現在沈陽市各條主干道上,他們配合著一千二百余臺除雪機清掃積雪。
    為了能趕上報社12:30的例會,范欣特意提前從家里出發。低著頭,貓著腰,艱難在暴風雪中行進,“任何露在外面的皮膚都被暴雪拍打得很疼,口袋、鞋子灌滿了冰冷的雪”。范欣是《遼沈晚報》記者,盡管報社離家很近,她還是花了比平常多四倍的時間。
 ?。慈眨笗r起,沈陽桃仙國際機場宣布關閉,遼寧全省的高速公路也相繼關閉,客、貨運船舶已全部停航。沈陽已經成為“一座孤島”。
    報社臨時決定調派所有記者去采訪暴雪,版面由平常24個版增加到48個版,全部用來刊登沈陽暴雪的新聞,“其他新聞一律暫?!?。
    “13點,沈陽市降水量31.7毫米?!睅缀趺扛簦眰€小時,沈陽市除雪指揮部副總指揮于沈光就要用手機向當地媒體記者通報一次實時監測的降雪量。氣象學上測量降雪,是按照雪融化后的水來度量,一般把24小時內的降水量為10毫米以上(含10毫米)的降雪稱為暴雪。粗略地估計,10毫米深的積雪大約融化為1毫米深的水。
    當范欣再次回到街頭采訪時,她發現路上積雪有的已深過膝蓋。街面上停著很多被暴風雪裹脅得無法動彈的汽車。范欣把采訪鏡頭對準路上六七個穿著暗紅服裝的小伙子,他們正試圖將一輛深陷雪堆中的面包車推出來:“我們是旁邊足浴城的服務員,老板說今天下雪沒生意,讓我們到街上幫忙別人推車?!?BR>     沈陽市交警支隊支隊長寧家彬在指揮中心再也坐不住了,他親自跑到青年大街進行現場指揮。盡管全市一千多名交警全部上街疏導交通,但暴風雪還是讓整個城市變成了一個超級停車場:據事后交警統計,大約有1萬多輛車因為油盡、熄火、堵車等原因停在馬路中間。
    “14點, 35.4毫米?!?BR>    “15點, 38.8毫米?!?BR>    “17點, 42.9毫米?!?BR>    “預計這場暴風雪的降水量將超過50毫米……”在和本地媒體記者通話時,于沈光的口氣也越來越焦急:每增加一毫米降水量,就意味著全市的環衛工人要多掃三四萬立方米的積雪。
    正當擁有兩千三百年建城歷史的古城“盛京”,在暴風雪的淫威之下變得無法動彈時,在距市區35公里郊外的興隆堡鎮晏海營子村,村民李德貴正搖搖晃晃站在自己暖棚上掃雪,以解脫被大雪壓得吱啞吱啞叫的鋼架棚。
    李德貴終究沒能保住暖棚,大雪壓死了里面的三百多只鵝,剩下的600只鵝現在“無家可歸”。每只鵝能賣50塊,李德貴拼命給電臺、電視臺打電話,希望能給600只鵝盡快找到買主,結果讓他失望——買主倒是找到了,但是車開不進來,“通往村外的馬路上雪有半米多深”。
    4日17時55分,氣象部門發布的最新雪災紅色預警信號顯示。18時,沈陽市政府應急指揮中心發布第一號緊急公告,宣布沈陽市內交通已處于“癱瘓”狀態。
    “這不是雪下得大點的問題,這是災害性天氣!”沈陽市副市長邢凱說。

一個城市與風雪的對壘
    3月4日下午,林宇接到學校電話通知,學校停課2天,原因是“沈陽遭遇自1951年有氣象資料以來最大一場特大暴風雪”。林宇是沈陽市第四十中學學生,和沈陽一千三百多所中小學九十多萬中小學生一樣,他“意外”獲得額外的兩天假期。
    3月4日,沈陽市政府應急中心連發三道緊急公告,要求3月5日全市除保證基本生活和城市運行的公共服務事業單位外,全部放假一天。另外從3月5日6點至6日6點,“除公交車、出租車、警車、救護車、工程搶險車等特種車輛以及除(運)雪車輛外,禁止其他機動車輛在二環路以內(含二環路)的道路上行駛”。
    及時的信息發布和政策調整,讓暴風雪后的沈陽并沒有陷入混亂和不便。而臨近的一個城市則因為沒有調整作息時間,出現百萬市民徒步冒雪上班的場面。
    3月5日,“學習雷鋒”的日子,林宇并沒有休息,而是選擇回學校鏟雪。各個社區居民和單位也被動員起來,上街掃雪。一些飯店組織服務員,用餐桌布做成托袋,來托運雪塊。有個飯店甚至掛出“歇歇腳”的牌子,給那些鏟雪的人提供休息、喝茶的地方。
    司機蘇學軍還呆在220路公交車里,因為天氣惡劣,救援沒法進行。之前他曾動員乘客下車推,試了幾次,因為路面太滑而放棄。他打電話回公交分隊求救,得知全隊像他這樣在路上拋錨的有18臺車。他只好讓乘客下車徒步回去。
    父母、同事分別打電話給他,接了三十多個電話后,手機沒電了。他買了兩個面包,大雪夜里躲在四處漏風的車廂內,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元宵節。
    這一晚很多人都沒有睡。事關民生的行業,如交警、環衛工人、電力維修工、醫生等,因為沈陽暴雪可能帶來的各種災害而守過不眠之夜。一位環衛工人因為在外面工作太久,凍壞了耳朵,進屋試圖用手搓熱,耳朵卻掉了下來。
    沈陽醫學院奉天醫院護士王彩華,為了搶救鐵西區輕工街一位七十多歲突發心臟病病人,和同事背起15斤重的氧氣瓶,頂著暴風雪走了3個小時。元宵節晚上十點,當兩個連眉毛都結了冰的“雪人”抬著氧氣瓶出現時,病人家屬感動得抱頭痛哭。
    家住棚戶區的84歲的尹會,在元宵節晚上7點半,被區政府轉移到賓館。而棚戶區外來戶因為暴雪,也被勸進賓館,費用全部由政府埋單。
    為了恢復城市運轉功能,城市管理者竭盡全力。4日12時30分,沈陽市政府再一次召開全市除運雪調度會。邢凱副市長要求全市除運雪部門加大除運雪力度,爭取在最短時間內確保78條主要街路和42座橋梁通暢,要求次日社會力量上街進行除雪,全市調集一切可能的車輛,全力參與除、運雪工作。
    部隊也派出官兵及車輛支援除、運雪工作。沈陽市內各區將從4日晚上開始,每區動員500輛車,進行除雪戰斗,并動員社會各界全力除雪、運雪,使道路及早暢通。沈陽市地鐵指揮部下令沈陽地鐵一號、二號線全部停工,調集20多家施工單位、共五千多名工人參加除雪。
    暴風雪也帶來了傷痛,甚至生命。4日12時40分,皇姑區明廉農貿市場被大雪壓塌,業戶王桂花身亡,另有12人受傷。
    4月5日凌晨3時許,沈陽的大雪終于停息。氣象報告顯示,遼寧省平均降水量達到43.2毫米。其中,最大降雪量出現在鞍山市,為78毫米,屬于特大暴雪。沈陽降水量為49毫米,為56年來最大一次降雪。
    5日早上9點,蘇學軍終于等來20多個同事的救援,挖開車頭堆積一米多高的雪,才將車推出雪坑,開回站里。5日11時,蘇學軍在暴雪中堅守220公交車25個小時后,終于將車平安送回車庫。
    因為大雪封城,5號全城公交停運一天,蘇學軍和同事們或出門鏟雪,或保養車輛。
    遼寧省氣象臺發布2007年3月3日-5日暴雪評估報告說:這次暴雪天氣為一級暴雪災害,屬最嚴重級別。

都是暖冬惹的禍?
    《遼沈晚報》辦公樓內,年輕的編輯和記者在電腦上緊急地寫著沈陽遭遇暴雪的新聞稿,一些人把自己的MSN(一種即時通訊工具)的簽名改為:“沈陽暴雪詳細報道情況請看《后天》”。
    《后天》是一部講述氣候惡化變暖帶來海水淹沒陸地和氣溫驟降的災難大片。片中經典畫面是沖天巨浪涌進紐約市,自由女神被淹沒。轉瞬間,氣溫驟降,浩瀚汪洋中的紐約城又“速凍”變成冰封世界,表現人類和人類所創造的世界在大自然面前顯得如此渺小。
    有人將此次沈陽遭遇暴雪和《后天》聯系起來,質疑這56年一遇的災害天氣是否與這個暖冬有關?
    兩會期間,中國氣象局局長秦大河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說,據中央氣象臺進行監測結果顯示,今年全國冬季平均溫度比多年平均高1.9攝氏度,是連續20多個暖冬當中的第二個高峰。
    在我們身邊,全球變暖、氣候異常征兆比比皆是。上個月,在吉林舉行的亞冬會,因為暖冬自然降雪不足,靠人工增雪才得以解決比賽需求。(參看本報2007年2月15日報道)。3月1日,日本氣象廳報告稱,東京去年冬季經歷了一個無雪的冬天。這是東京自1876年有正式氣象記錄以來的首個無雪之冬。
    “前幾天沈陽和附近地區下了50年不遇的一場大雪屬于氣候變化背景下出現的極端天氣事件?!鼻卮蠛诱f,主要原因就是,前一段時間的暖冬氣溫偏高,強大的海洋上空暖濕空氣非?;钴S,北上遭遇南下的強冷空氣,造成了沈陽等地區50年不遇的大雪。
    沈陽中心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韓江文分析說,對于這次暴風雪的評價是:總體來說,此次降雪利大于弊。他認為,這次暴雪過程共增加水資源60億立方米,對增加土壤墑情,初步緩解遼寧100萬畝農田春旱,降低森林火險氣象等級,減少農業、林業病蟲害和凈化空氣都極為有利。但他同時承認,此次暴雪和大暴雪天氣過程造成了一些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對交通運輸造成了嚴重影響,對各地農業大棚也有一定的損壞。 
    3月4日18時05分,氣象臺通過監測分析,認為此次強降水過程主體已移出遼寧,遼寧省氣象局局長王江山下達解除遼寧省氣象災害Ⅱ級應急預案的命令,為此次創歷史記錄的降雪預報工作劃上句號。4日20時49分,沈陽市氣象臺發布消息,解除雪災紅色預警信號。
    “這次出現在3月份的大暴雪和寒潮天氣給我們以警示?!边|寧省專業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邢江月表示,雖然2006年至2007年的這個冬季是56年來最溫暖的一個冬天,但是往往越是這樣,越有可能在冬季的尾部出現異常強降溫的天氣?!斑@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不應該因為暖冬而麻痹大意?!毙辖戮嬲f。
    蘇學軍沒看過大片《后天》,也不太明白公交車燃燒汽油等化石燃料會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加劇溫室效應。但同事在冰冷的元宵節給他打電話,一直讓他深深感懷。
    5月6日凌晨5點,蘇學軍開出220路第一班車??帐幨幍能噹镏挥幸粋€女乘客,她是鐵路乘務員,要趕去沈陽站,值乘即將開通的列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